《三国之最风流》第五卷 赵国中尉 133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 6(2 / 2)
“怎么?”
“明公前与陶恭祖定盟,此事郡人多知,徐州的粮至今尚还在络绎运至,而陶恭祖连遣三使,明公却皆不见,……郡人对此颇有议论。”
杨弘说的“郡人”,指的是郡中的士人。
袁术皱起了眉头,说道:“都谁有议论?怎么议论的?”
“就在下所知,议论者不少,他们有的说、有的说……。”
“说什么?不必遮掩,如实道来。”
“有的说明公失信,有的说陶恭祖憨蠢,又有的说明公怕了荀广陵,还有的说如今刘景升坐大,明公便是有心助徐,恐也无力出兵。”
听了这些话,袁术倒是没有恼怒,反而哈哈大笑,说道:“成大事者岂拘小节?那说陶恭祖憨蠢的,倒说得是一点不错。我不过略施小计,他便自肯上当,我却又能有什么办法?我帐下这么多的兵马要养,日食月用,总是消耗,我不想办法多弄来些粮秣,又如何能养得住勇士?我养这些部曲,说到底,不还是为了保南阳一郡的平安么?设无我在,南阳恐早盗贼丛生了!……再说了,我从徐州弄些粮来,总也是减轻了南阳的负担,对他们却是有利才对。”
堂下的将、吏中,有不少人附和,都道:“将军所言甚是!这帮士子,不感谢将军,反横加污蔑,往将军身上波脏水,真是可恨!请将军下令,我等这便去‘请’了他们来,好好教喻一下他们,也好叫他们知道将军保境安民、怜惜南阳百姓、不欲使其重负的一片苦心。”
袁术笑道:“这却不必了。我等在南阳,到底是客军,对这些本地的士人,该敬的还是要敬让三分。”
杨弘迟疑说道:“那便就任他们乱说?”
袁术想及“刘表取荆州七郡”的过程,心中想道:“对这些好嚼舌头的士人,却是不能忽视,既然他们胡乱讲话是因为我没有见陶谦的使者,罢了,那我便见一见陶谦的使者就是!”想到这里,遂说道,“堵不如疏,他们想说,随他们说去!也好显一显我的宽容大度,让他们看看我和刘景升究竟谁才是‘仁善令主’!……陶恭祖的使者求见多次了,是么?”
“是。”
“叫他们来见。”
“将军?”
“他们大老远地来一趟,总不能让他们连我的面都见着,白跑一遭啊!”
“可是将军,荀广陵、陶恭祖分别厉兵备战,徐州眼看要启战端,陶恭祖来遣三拨使者,如此急切,必是为求援而来。若是他的使者提出请求将军出兵?将军打算如何回答?”
“出兵总要有粮秣才行。只要陶恭祖能再给我运来十万石粮,我便出兵救他。”
听了袁术这话,就是连杨弘等人,也有点觉得袁术过分了,骗了陶谦一次,也就罢了,不能再骗第二次了啊,这分明是真的把陶谦当傻子来对待了?
杨弘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郡人已妄议将军失信,如再问徐州要粮?……郡人的那些话固然都是流言蜚语,可《诗》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人言不可畏。夫有壮志者,必先坚心念,只要心念坚定,大丈夫便足以立世,众口又岂能铄金?德业,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可畏的么?”
“弘愚钝,敢请将军教示。”
袁术喟然叹息,望向堂外蓝天,说道:“真正可畏的天意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