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常败将军(2 / 2)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那个花白胡须的偏官等上了年纪的官员大约都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心态。
既然连苏沪都这么说,这仗便打不起来了。
于是吴永昌也慢腾腾的站起身来,打算回归到列队之中。
然而,苏沪却还没有说完。
他静静的说。“可是王上。如果此时不打。以后恐怕犹不能打。不能打则不能胜,沪曾听说。古来许多百战百胜的将军,他们打的是必胜之仗。
沪自知形秽,若是王上允准。沪愿意打这必败之仗。做一个常败将军。
沪不为求胜,只为用沪和我苏家军的鲜血,将真辽的铮铮骨气,打出来。”
苏沪此言,让包括顾连城在内的朝堂之人,甚至包括唱礼的太监司仪心中都是一颤。
苏沪的用意说的很明白,打是必败的。但是他愿意去打,去死。只希望用他们的鲜血,召唤出真辽真正的民心。
也就是说,真辽这一仗可以败。
但是却用那些鲜血,换取真辽人心的凝聚,那么也许在十年后,二十年后,真辽的强盛未必不可期许啊。
谁也没想到,苏沪会用这样的回答来应对。
他这番话于情于理,竟然没有半点可以驳斥之处。就连底下乌央乌央的司丞们,都面面相觑,或低头沉思。
顾连城却暗自叹了口气,他不会,他不忍。
他没有想到,真辽军备比他想象的还要薄弱。
如果真是这样,他又怎么会以这些赤诚壮士的鲜血,来赢得一次让真辽重生的机会。
而此时,垂帘之后的穆云歌,也犹豫了。
苏将军所说的真辽的积弱,其实都在她的意料之中。真辽是弱,可是真辽毕竟幅员不小,人口也是有的。户部统计的壮年的兵丁,在整个东南诸国中仅排在白沐之后,从数目上讲,也超过白沐的七成。
可是真辽却对白沐与真象岁岁称臣,年年纳贡。而真辽国内,由于凑集贡品而要太多的赋税和徭役,因此民劳累而多疾。
国弱而近亡,这些年白沐、真象年年加重贡赋。不过是在找一个时机,真正让真辽消失于这片土地。
这是真辽人尽皆知的事情。
所以,在真辽还有底蕴的时候,拼死一战。不论成败,都将是最可行的办法。
然而,这些唯唯诺诺的在朝堂中呆了太久的元老们,却还在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这次真辽不能直面那真正的危机,以后越来越羸弱的真辽将夫复何存?
穆云歌心中下了一个决定,在没有宣召的前提下,一个俏丽的身影从后庭走入金銮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