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婚姻大事非同儿戏(中)(1 / 2)
“你还问我怎么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自己不知道吗?”顾守诚这段时间脾气见长,估计是没能顺利的进入他想要的军队里,而是在事务繁多的运社里消耗脑细胞过度了。他板着脸,竭力维持做兄长的尊严,“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毛毛躁躁的!”
“我怎么啦!”顾静媛很是委屈,扁着嘴,“偶尔听一耳朵京城里的人家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好奇麽!我爹娘最近商量着给我找夫婿呢!”
听到最后一句,顾守诚彷佛才意识到了自家妹子长大了,都到嫁人的年龄了!他深深吸一口气,“傻瓜,你可别听人胡乱撺掇。‘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听起来不错,但这样的人家,对自己的儿孙都如此严苛,对儿媳妇能好吗?”
“呃?”顾静媛眨眨眼,发现果然有些古怪!她前世看过不少小说、电视剧,里面那些家风严谨的,无一不是严格约束子孙,尤其是妾侍方面。毕竟大宅门的女人多了,整天没有事情干,除了生儿子就是嚼舌头了。多子多孙听着是福,其实也是混乱的源头。
“哥,到底怎么回事啊?”
顾守诚左右瞅瞅,见无人,这才缓缓说起了一般人忌口不敢说的陈年往事。
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规,对于富贵家族来说,十分罕见。世家绝对不会以为一夫一妻无妾是光荣的,反而引以为耻——瞧,河东狮吼了吧?若不然就是畏惧妻子娘家的势力。
所以,只有两家是公开有这条家规的。
其一,军神家族张家。张家情况特殊,家族上上下下全部送到军营里淬炼,一有国事,即可整装出发!在青壮男出征沙场,死亡率超过八成的家族,想要取得好媳妇,难啊!张家也是世家之一,自然不愿意娶门第太低、人品容貌太差的女人,否则跟其他世家来往,被人小瞧了去;可惜疼爱女儿的人家,不愿意嫁了女儿去守活寡;战场瞬息万变,那嫁了时时刻刻有做寡妇的自觉,普通女子也经受不住。因此,正经嫁进门的张家媳妇地位极高,在男丁都出征的时候,全靠她们撑起一个家族。张家当然不会养着无用的妾侍了。并非张家媳妇不贤,而是张家人感激妻子不易,自愿牺牲一部分“夫权”。
张家的这条家规让人感慨,人们不愿意提起,是因为敬佩张家的男儿应用,是因为张家媳妇贤良,不愿意被当成妒妇。至于另一个让人忌口不愿意开口谈的家族——曾家,就不知该如何评论了。
说起曾家,开国就颇有名气,诗书传家,家族所有男丁一律读书认字,女子也通晓诗文。两百年的积累下来,成了仅次于八大世家最有名的家族。甚至出了两任丞相、一位太子太师。论名声,比起今日的傅家也无不及。
再加上曾家所出的子孙仪表堂堂,英俊倜傥,肯定是被所有有未嫁女儿的父母盯着的。其中一位慈父,就相中了曾家嫡出的公子哥,要把独生女儿嫁去。
若是一般的父亲,这事也不至于后来闹得比天大。原来这位慈父,竟然是当今永安的祖父,德佑的生父,也就是先皇明昭帝。他将最疼爱的小女儿安成公主下嫁给了曾家。
婚后倒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惜天道无常,那位曾公子估计命薄,承受不了天大的福气,一年之后就因病身亡了!曾家痛失爱子,自然非常伤悲;可是皇帝心疼女儿守寡,不也心疼么?接了女儿回宫,见女儿始终愁眉不展、日渐消瘦,就想为女儿再指一门婚事。
改嫁——名声虽然不好听,但如果父母不在乎,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昭皇帝跟皇后私下说,等一年孝期过了就另择驸马,总不能让青春正盛的一国公主守寡老死吧?
私下的话,却不知道怎么传扬出去了。那位曾家公子的母亲深感羞辱,安成公主没有为她的儿子生下一男半女,如今还要让她死去的儿子蒙受羞辱,她身为母亲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活着也没什么指望了,索性一杯砒霜,了解了自己的性命。
她一死,曾家了解了真相,全部悲愤不已!细论起来,还要算在公主头上。因为公主嫁进门除了敬了一杯媳妇茶,平素根本没做到媳妇应该做的孝道。如今还生生逼死了婆婆!
以曾家老太师为代表的曾家族人,岂能善罢甘休!先是奏请公主归家,婆婆下葬,儿媳妇怎能不出现?可是曾家群情激奋,心怀不善的太多了,皇帝怕娇弱的公主收到委屈,拒绝了!
这下,等于不给转圜的机会。
曾家老家主一口血吐出,咬牙发了毒誓。后人当然无法理解他老人家当时的想法,因为越想越觉得脑袋肯定被门夹过了。只有少数人看出了,估计是老家主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或者说,太把曾家的名声当一回事。
从此后,曾家老爷子在任上再无政治上的建树,只斤斤计较一件事——安成公主的改嫁问题。只要皇帝一有这方面的想法,曾家老爷子就用事实说话,动用曾家的力量反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