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征伐天下 四百一十二章白衣渡江(2 / 2)
剩下的三分之一兵力,一部分布在江夏、长沙,另一部分布在江陵。到现在为止,江陵城内的守城兵力已经不足八千人了,连同城外的水军大营,江陵的兵力也只有一万二三。
可以说为了应对曹仁,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关羽为了给曹仁一个好看,已经把荆州的可用兵力给抽调个差不多了。那剩下的两个点都是不得轻动的,除此以外偌大的荆州尤其是荆南,完全是空虚一片,只靠着地方太守手中战斗力可怜的郡国兵或乡兵来维持。
江东军若是能够完成自己的预定计划,把荆州刘备军主力一战搞定,那么可以料定的是,荆南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以现在荆南地方的守备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江东军的进攻,或许只要有两万人马,就可以长驱直入,鼎定四郡。
为了能够有更大把握的打赢这一仗,刘备以马良为特使,前到武溪蛮进行抚慰,就是为了能够让武溪蛮在这一战中出尽全力。虽然他们的蛮王沙摩柯几年前就已经在刘备军中任职了。但是就整个武溪蛮族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实力没有得到开发的。
相比打了一仗才得以平定的南中蛮族,荆南蛮族就好伺候多了,多年的抚化之下,很多蛮族人甚至是蛮人部落都已经迁入到了平原,归在了当地郡县治下。刘备军更是成功招抚了沙摩柯这个武力强悍的蛮王,使得以武溪蛮为主体的整个荆南蛮族危险性锐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
但刘备没有忘记,已经安抚归顺的武溪蛮依旧有着比较强悍的实力,他们各部战力夹杂在一起,也是能够抵挡的上一军之力。所以,他让马良做特使,回荆南老家好好的抚慰一下武溪蛮,同时也是做给武溪蛮一众掌权人看的,我已经给你们面子了,把自己的心腹都给派过来了在沙摩柯的协助下,刘备相信,在开战之前,马良能够拉出一直数目庞大的蛮军出来。
而与马良相比,刘封的事情就是简单多了,他只要领兵一路沿山而行悄悄地绕到荆山南面最靠近江陵的地方潜伏起来就行。
曹仁引着荆北曹军的主力部队南下,留给李典的兵力并不太多,李典既要防住武关方面,又要对付上庸那里的李严、刘封,压力必然很大。这般情况下,曹军是不可能主动向上庸进攻的,所以,抽出刘封支援荆州,而留下李严在那里摇旗呐喊虚张声势即可。
刘封领来了两万军,连同马良招揽的三万左右的蛮兵,这两股力量才是绞杀江陵之战江东军步军主力的所在。
“万事俱备,就等江东兵贼入榖也”徐庶捋须顾盼,面色自若中两眼杀气逼人。
江东,柴桑大营。
自从与曹操约定之后,孙权一双碧眼就死死的盯上了荆州。二月初春时节,曹军南下之际,孙权就已经在暗暗做着准备。
相隔一月后,时机终于来临了
水军五万,步军十万,后续兵马三万,十八万大军几乎把整个江东掏之一空。自从淮南之战后,实力折损不小的江东军再也不复往日三十万之盛。
本身那寿春等地就无多少百姓相对江东出动的兵力而言,这淮南一战,孙吴得利的是地利却非是人口。单就在兵力上而言,是大大的吃了一个亏的。
此后的几年中,江东自认为北方已经夺得了淮水之利,淮南压力大减,是以虽然在之前的数月鏖战中折损甚大,但一增一减,却自以为“原封不动”。也是为了“休养生息”,便就没有再从民间征集人马,军队实力已经下降了一截。
现在抽出了十八万水陆兵马西进,确实是把整个江东兵力抽调一空,就如刘备军之荆南一般,江左之地也仅仅是京口一带还囤积着两三万可战之兵。连上淮南的几万兵力,现在的江东也是一个大空壳而已。
“今关羽已撤荆州之兵,大战樊城,那我等之设计便可付之行动了。袭取荆州,卿与我弟叔明同引大军前去,可好?”叔明者,孙皎也,乃是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
此次荆州之战,吕蒙必然是江东兵马大都督。虽然很信任吕蒙,可孙权心底到底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就想在统帅权上给吕蒙一点牵制,却也不是真的想把吕蒙给架空。
吕蒙心念一转就已经知道是为什么了,微微苦笑一笑,虽然他不想与孙权在这个敏感问题上较真,可为了大战胜利却也不得不顶上一回了:“主公若以吕蒙可用则便独用于我;若以叔明可用则便独用叔明。岂可分军权为二?不闻昔日赤壁战时,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大都督,然程老将军自以旧臣而居于大都督之下,心中不忿而生,致使初期二人颇不和睦;后因见了大都督之才,老将军方始敬服?今吕蒙之才不及大都督,而叔明之亲远胜于老将军,如何能相济如一。今之一战关乎江东未来基业,事关重大,还望主公明察”
孙权顿然大悟,刚刚生出的一丝不满之心立马云消雾散,遂拜吕蒙为全军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吕蒙拜谢,当即点水军五万先行。
以凌操为先锋,凌统、全琮为左右副将,点兵马五千,驾快船三十余只,选干练之士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余下精兵伏于舟楫船仓中。
次调蒋钦、朱然、徐盛、贺齐等四员大将,汇合吕蒙本人统余下四万五千水军相继而进。其余韩当、陆逊、潘璋、朱桓、孙桓、孙韶、张承、宋谦、贾华、马忠等皆随孙权为合后救应。孙皎亦督率兵马三万,押运粮草。
大军出动在即,吕蒙遣使致书曹仁,请其进兵纠缠关羽荆州兵主力,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江夏而去。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