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举孝廉(2 / 2)
“吾当向朝廷举荐汝为本郡孝廉!”赵温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许强顿时狂叫三声,然后忘萧地大笑起来。
孝子、廉吏,举孝廉,这是每一个东汉人梦寐以求的荣誉,即使那些不想做官的清高之士,在其身后的履历中,也必不可少一条“举孝廉”。
东汉没有科举考试,举孝廉是当时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一旦被举孝廉,只要今后不犯大错,做个一县之长基本是没啥问题的。
不过有相当多的孝廉,最终是没做官的,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懒得进京,因为只要得到举荐的机会,便足以天下闻名了,而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名声远比权利重要。
许强根本不用查规则,就可以肯定,只要自己被举孝廉,今后再跟npc打交道,都将顺利许多。
许强之所以离开洛阳,放弃与众多名人亲近的关系,急匆匆赶回巴郡,就因为听出刘宽的弦外之音,知道刘宽是想叫赵温推举自己。
刘宽叮嘱许强在七月前赶到巴郡,因为八月是案比之期,也正是确定孝廉人选的最后期限啊。
每年七八月间,是各县官员最忙碌的时间,因为“案比”牵涉方方面面,不仅要统计一年来的税收、治安、人口、田亩状况,还包括推举人才。
案比的情况,从县府交到郡府,然后在九月统一造册,由于郡县两级都还要派人下去审查核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县长确定孝廉候选人,基本都在七月甚至更早,许强昨天下午才赶回,已经是相当悬乎了。
宕渠县令会推举许强,可能是因为许强名声确实很大,但安该还有冯允、赵芬等人出面,而许强新结识的雍涉再在赵温面前说几句好话,这审查才能如此顺利通过。
很不容易啊,东汉中后期,由于官员之间的关系网,孝廉名额长期被权贵占据,平民出身者很难跻身其中。
史书上有记载,河南尹田歆选了五个权贵子弟为孝廉后,良心发现“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经过查访,于是才有名臣种暑的出头之日,而绝大多数郡守,是没闲心做这种好事的。
赵温虽是历史上知名的好官,但如果没有刘宽的书信,恐怕他也不会把目光落在许强身上,至少今年不会。
而今年举孝廉,有特殊意义蕖…,
许强好容易让心绪平定了一些,这才慢慢消化赵温后面的交代。
照历史来办的话,孝廉要在年底随上计吏一同进京,正旦日上殿面圣,不过游戏中对玩家没有这种限制,许强可以自行进京,只要别错过见皇帝的时间就行了。
与许强同时举巴郡孝廉的,还有五个人,不过都是黄名,许强也没必要跟他们同行拉关系了。
这里要交待一下,现代很多关于汉末三国的书,在孝廉名额的问题上,都引用汉和帝时的制度,即每二十万口人,举一孝廉,但从种暑举孝廉的记载,以及应劭《风俗通》、陈群《同岁论》等书中可知,东汉后期,大郡都是固定举六孝廉,河南尹人口一百零几万,汝南郡二百余万,皆是如此。
史料上顺帝时巴郡也是一百零几万人,游戏中当然远不止此数,但系统还是保留旧制只取六人,免得孝廉门槛太低,失去含金量。
举孝廉之后,兵马掾之职便暂时放下了,许强先回庄园看看建设进度,意外的是,此次去武都的*人中,有七个好感高的,与许强可能在相性上也比较相合,前来投奔,许强赶紧收下,想一想后,让这七人自行到茂陵庄园,也就是许强地盘的中心去待命。
此间事了,许强也就不在巴郡逗留,直接传送到洛阳。
第一时间当然是奔老师刘宽府上去报喜了,没想到,大堂上刘宽正在见客,却是许强的老熟人卢植。
卢植被征为博士以来,除了与蔡苞等人在东观修修汉纪,策划石经外,说实话很闲,所以多数时间就在洛阳城东百里外的缑氏山开堂讲学,许强一直没多少机会跟他相见。
“九江蛮叛乱,植受命前去镇抚,或井还要去会稽讨伐许昭,这一去不知何时能返,我那些不成器的弟子,只能托付给京城各位名儒了,文饶公宅心仁厚,还望成全。”卢植一揖道。
许强听到这话,再次为龙腾默哀,皇甫嵩和卢植都要下江南了,系统这次看来是铁了心不给许昭活路啊。
刘宽果然是老好人,一口答应接收卢植的部分弟子,卢植便召弟子们进见。
需要卢植特别安排的弟子,当然都不一般,这十几人中大半都是黄名,而许强的目光当然是停留在那唯一的蓝名身上了公孙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