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四十章独战金仙(二章合一)(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四十章独战金仙(二章合一)

这惧留孙猛然发觉自己的镇法宝出了重大的变故,大叫不好,一手掀翻了棋盘,往内藏宝之处冲去,这太乙真人被那惧留孙的大叫和动作吓了一跳,原本这一局应该是太乙真人赢了的,看见惧留孙这一番动作,那太乙真人还以为是惧留孙输不起,故意做出这一番动作,但是转念又一想,为了一盘棋那惧留孙金仙之尊,也不至于,这太乙真人是有了变故,赶忙起身也跟着进入了内

一进入内太乙真人走到惧留孙藏宝之处,发现本应该封闭的大开,太乙真人见状也不管合不合适就直接走了进去,一进去那太乙真人就看见那惧留孙在一高案前,手中捧着一个打开的盒子,身体也不知道为什么在不止的抖动。

原来那惧留孙一冲进内藏宝之处之后,连大都来不及关就四处查看起来,没有找多久,惧留孙就发现那放捆仙索的盒子有一些不太对劲,连忙拿起来查看,这盒子一入手中,惧留孙就觉得不对,这捆仙索乃是原始天尊赐予惧留孙的镇法宝,其在惧留孙手中多年,重量如何这惧留孙当然知道,可是这盒子一入手,惧留孙就感觉轻了许多,好象空无一物,只有这一个盒子的重量。

打开盒子一看,果不其然,不出惧留孙所料,自己老师原始天尊赐下的一盒十二亘捆仙索已然全不见了,那么惧留孙自己原神之中的感应那就是正确的。所以气得惧留孙全身发抖。

这时惧留孙听见身边有响动,回头一看,原来是太乙真人来了,但是此时的惧留孙也顾不得和太乙真人说话,把盒子往高案上一摔,就直出内太乙真人见状也跟了出去。

一出内这惧留孙立刻就叫来童子查点中人数,一查方知原来已有数月不见那惧留孙的弟子土行孙了,因为土行孙是惧留孙唯一的弟子,所以众童子也没有多问,那一众童子还以为其是奉惧留孙之命下山公干去了,那惧留孙知道是土行孙后,连忙掐指演算,那太乙真人就看见随着那惧留孙的演算,惧留孙的脸è就yin沉下来,神è大变。

太乙真人忙开口问道:

“道兄如此神情所谓何事”

惧留孙闻之叹了一声道:

“还不是我那逆徒土行孙,受了那申公豹的蛊盗取了老师亲赐与我的镇法宝捆仙索,反到投了商营,擒下西周多员大将,若得他人出手,如今那十二条捆仙索被毁去十一条,而且今我演算,我那逆徒如今之命格横空突裂,身染煞气恐有命之忧”

这太乙真人闻言大惊道:

“那道兄还在此处拖延,虽是逆徒,但毕竟是道兄弟子不是,想来也是本纯良之辈,定是受了申公豹那叛教之人的蛊才会如此,做出欺师盗宝的叛逆只事来,道兄还是救他一命为好,到时对他严加管教,让他投入姜师弟麾下助周伐商,戴罪立功就是了”

惧留孙听后,点点头道:

“道兄说得在理,我就去救这逆徒一命,让他戴罪立功以偿旧罪”

太乙真人接着说道:

“事不宜迟,我与道兄同去,想来以我二人的面子,那姜师弟不会怪罪那土行孙之前助商之事”

两人商定之后,惧留孙忙命令童子紧守府,而后与太乙真人一同使出原始天尊自黄河阵之后,为了方便诸位弟子行事所亲传的“纵地金光法”一同赶往西岐,商周两军阵前。

可是当他们两人借由“纵地金光法”赶到两军阵前的时候,那惧留孙两人还在半空之中,还没有等落下,这惧留孙就眼睁睁的看见自己的弟子被白一刀劈成两截,两人连忙落下,这惧留孙虽然那土行孙做出欺师盗宝的事来,但是毕竟跟随惧留孙多年,两师徒之间还是有感情的,惧留孙痛心疾首,感由于自己的迟疑,动作慢了,没有救得自己徒弟的命。

而当两人落下来之后,惧留孙发现那白不光毁了自己的法宝,杀了自己的徒弟,竟然还想割下他的首级,这惧留孙份外震怒,暴吼一声,愤然出手,一道剑光出,就要把白斩杀在当场。。

那白没有防备,惧留孙又是金仙之身,极怒愤然出手顿时威力又大了数分,这白被惧留孙剑光所带的法力压制住,居然动弹不得,这白只好闭目等死,以为自己就此了帐之时,忽然从白身后飞来一个圆球,这圆球一路急速的旋转飞来,其上分黑白两旋转之下犹如太极。

这好似太极的圆球猛的飞了,一击之下就把那惧留孙发出的剑光撞的粉碎,那把剑光撞的粉碎之后,这好似太极的圆球还不停歇,一路向前,卷起庞大的气流,直朝惧留孙和太乙真人两人撞去。

那太乙真人见状,知道这圆球来势凶猛不好抵挡,连忙祭出九龙神火罩挡在自己与土行孙之前,想那九龙神火罩不光是依靠里面的九条火龙将对方炼死,而且这九龙神火罩还坚固异常,要不不然还没有等那九条火龙将对手炼死,那敌人就会打破九龙神火罩冲将出来,所以在必要的时候这九龙神火罩还可以当作防御的法宝来用。

这太乙真人刚把九龙神火罩祭将出来,就听得“铛”的一声巨响,震得众人都颤了一颤,然后太乙真人就看见那圆球飞了回去,这太乙真人也收回了九龙神火罩。那惧留孙还想对白动手,这时有一人高声说道:

“想要杀我弟子,要问我龙须虎手中这一对大锤答不答应”

那惧留孙连忙朝那出声的地方望去,只见有一人端坐在一头怪兽之上,那怪兽形似牛,但身材比之普通的牛大了不止数倍,那怪兽身体黝黑,四肢粗壮,身上布满了银è的纹路,好似卷云,那怪兽的头顶上还长有一只尺余长,粗如儿臂的银è独角,那银è独角上有犹如闪电的紫纹。

再看端坐在怪兽上之人,身高丈二,龙首人身,身着兽首光明连身铠,身披黑è披风,一手持一柄六尺余长,一看就是沉重无比的大锤,这大锤与一般的大锤样式有所不同,锤柄约有六尺长,一端是生铁打造出来的小金锤,另一端却是一个ua瓣的形状,扣在锤头上面,锤头是一个椭圆形,每个锤身上都被打磨出了六十四个菱形的平面,这锤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擂鼓瓮金锤,而来的这人正是白的老师,三坛海会大神龙须虎。

这时白才看见是自己的老师,这才明白刚才是自己的老师救了自己,那白连忙行礼道:

“拜见师尊多谢师尊救命之恩”

那龙须虎把大锤一摆示意那白起身后开口道:

“你我师徒何须多礼,你去割下那小贼的狗头回营请功,有我在,看他们能奈你何”

这白闻言大喜,连忙飞速取下那土行孙的首级,提着跑回营中,那惧留孙见状大怒道:

“龙须虎你们师徒欺人太甚,真当我阐教无人吗?”

想那龙须虎为何还要故意让白取下那土行孙的首级,那是有原因的,原来就在刚才那龙须虎得到老师鳄神周宇的传令,知道白有危险,赶忙骑上自己的坐骑夔犀赶来。

那夔犀就是夔牛,想当年夔牛被龙须虎收为坐骑之后,不知道吃了多少龙须虎从星宿海带来的灵居然进化了,不光长起了四肢还长出了一直可放雷电的独角,那周宇见后大为惊奇,就觉得再叫夔牛就不好了,就给它另起了一个名字,周宇见它身材壮硕又长有独角,长的不象牛反倒象犀牛,于是就给它改了一个字,取名夔犀。

这龙须虎骑着夔犀终于赶到,就看见那惧留孙不顾身份偷袭白那龙须虎当即就怒了,想战场撕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敌身死只能怪自己本事不济,而且取敌方首级记功本是军中长事,你惧留孙又有什么不满,还出手偷袭小辈,所以龙须虎就用太极石救下白还故意给惧留孙难堪

听见惧留孙的质问龙须虎笑答道:

“欺你又当如何,有本事手下见真章”

惧留孙咬牙道:

“好我就与你斗上一斗”

说完惧留孙拽出宝剑,朝龙须虎冲去,那惧留孙的宝剑乃是自己炼制的,想当年那黄龙真人创出“天遁剑法”自成一脉,成就剑仙鼻祖之后,原始天尊大为幸喜,就将自己的配剑原始之章赐予黄龙真人,那阐教十二金仙之中没有兵器的见状也有样学样纷纷仿制,那惧留孙也仿制了一把,这惧留孙还将自己的炼器所学全部融于这一剑中。。

看见惧留孙一剑刺来,那龙须虎一催坐骑往旁一偏,冷哼一声,就是一锤击出,猛然间带起的天地灵气急速涌动,狂暴无形流翻滚,把空间都扯成了一块一块,层层叠叠,说不出的诡异。

惧留孙知道不好忙跳到一边,将剑一崩,然后又是一记突刺,那龙须虎又是一个横扫把惧留孙bi开,接着龙须虎把法力一鼓一锤直指着惧留孙,龙须虎的披风飘飞,哗啦哗啦大响,铠甲却是纹丝不动,高大威猛,仿佛一座巍峨的高山耸立在惧留孙面前,一股铺天盖地地气势如泰山压顶一般涌了过来,在惧留孙眼里,天地俱都消失,就只剩下龙须虎大如须弥的身形。而惧留孙就象是一粒芝麻。在一座大山面前,无比的渺小。

龙须虎一锤当头打来,仿佛共工撞断了周山,天都塌了下来,又牢牢的锁住了惧留孙,使其避无可避,惧留孙全身实力尽数施展而出,把宝剑一震,宝剑之上的所有阵法一齐旋转,破开罡气,疾刺龙须虎的双眼,就是两败俱伤的打法,回转大锤就是一架,和宝剑碰了个正着。

那漠漠冥冥中一股浩的巨力冲进了宝剑之中,随即就是噼里啪啦响,保护保健的三万六千道神符,一万八千个大阵被破去了一半,惧留孙手腕酸麻,差点拿宝剑不,就这相互碰撞一下,就查差点毁了这口惧留孙费尽多年心血才最终炼制而成的宝剑。

惧留孙再也不敢用宝剑和龙须虎的擂鼓瓮金锤硬拼,惧留孙只是施展全力游斗,龙须虎锤锤力道沉雄,犹如开天辟地一般,虽然刚猛,但是有些手法招式却是浑然天成,异常jing巧,惧留孙这一场拼斗,完全处在了下风。惧留孙苦苦招架,龙须虎游刃有余,轻松写意龙须虎把擂鼓瓮金锤一开,将两柄大锤抓在一手,然后跳出圈子,伸开空出的簸箕大小的手掌,念了个咒语,朝惧留孙虚空一压。

只听得轰隆五声巨响,直震得山川崩裂,江河倒流,那天上的虚空裂开,出现了四座大山,分别闪动着金光,红光,绿光,蓝光,那下方也拢起一座山峰,黄光闪闪,五座大山做五行之状态排列,相生相克,生生不息。

这乃是龙须虎自从当年黄帝蚩尤大战之时,那广成子使出番天印之后,悟得的大神通,采集五行jing气,用秘法符咒加上自身元神祭炼,最后到洪荒五岳之中,各取一座山峰,以此为基,终于炼成五座大山,这五座大山按五行大阵排列,后土在下,金木水火在上,一齐挤压而来,上天无路,入地无任你天大地神通,都要被压在其中,五行大山一磨,就成齑粉,神形俱灭。

惧留孙无路可逃跑,眼见上下五行大山挤了上来,连忙把身体一撑,头现那修炼多年的yù清仙气,那yù清仙气分成两道一道上升,结成璎珞金灯,顶住上方水火金木四座大山,另一道下降化成千万朵金莲在脚下撑住后土大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