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 粮与财(1 / 2)
但这还不是最让司徒泰焦心的问题,摆在司徒泰面前最大的难题还是粮食和财政问题。燕云和东大陆其他地方一样全郡欠收,各地储备粮食已然告罄,如果不是各地商人大规模的与海上的倭人进行走私交易,只怕问题还要严重许多。
对于燕云甚至东海的商人们的公然走私粮食行为司徒泰在冷谦的建议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些时候,他还不得不通过这些商人进口大批粮食来弥补自己军粮以及储备用粮的不足。
好在倭地近些年来一直风调雨顺,粮食连年丰收,倭地官方和民间都储存了大量粮食,而眼下倭人又夺占了堪察加岛和宝岛,军事力量的急速扩张也使得他们急需进口大量的铁、铜、煤、木材、桐油、生漆以及马匹等各种战略物质。
倭人侵占了琉球群岛、堪察加岛和宝岛之后又突袭了自己海军,司徒泰已经命令自己控制区范围内进行海禁,严禁沿海各地与倭人进行物资交易,但并未收到应有效果。首先是司徒元控制下的泉州与倭人交易量急剧攀升,迅速取代了登州、金陵、余杭成为与倭人商贸往来最繁忙的港口,而米兰人和南洋诸国也同样参与到了与倭人的交易当中来,南洋联盟甚至成为了倭人把包括多顿和唐河占领区内人口贩卖为奴的最大买家,大批的平民被倭人用大船运至南洋联盟诸国倾销,让南洋联盟那些奴隶贩子们喜笑颜开。
而这种行径也在唐河帝国内激起了极大反响,这也让保守粮食短缺之苦一度想开放海禁的司徒泰又不得不继续维持海禁令,只好在暗中大大放松了对海禁的管制,通过粮食走私,大批战略物资运入倭地的同时,倭人的粮食也大量涌入,大大缓解了自己占领区的粮食紧缺问题,而中大陆南部沿海地区的粮食也开始通过南洋联盟转口进入自己的领地,虽然在价格上上涨了许多,但在客观上却实实在在的减轻了粮食紧缺的压力。
粮食问题在沿海地区的确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在内地尤其是水运难以抵达而交通条件又较差的地区却仍然存在,而粮食压力得到缓解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倭人军事实力尤其是海上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增强以及自己的财政接近破产,而东海、江南控制区的商人们此起彼伏的抗议浪潮也使得自己不敢再轻易加征税厘,大量工商资金和业者的外流也让司徒泰商透了脑筋,以至于在普尔人效仿卡曼人在黑山和龙泉的恶行之后丢弃下的云中府竟然无人问津,连司徒泰自己也有意回避这个问题,凭他现有的财政根本不足以解决云中府现在这一烂摊子。
贷款?向谁贷?东海和江南的商人们似乎已经有串通一气的架势,不但疯狂转移资金和人员,而且不约而同的婉拒了自己的贷款要求,这分明就是一种挑衅,但在自己尚未登上皇位之前,他不敢再启事端以妨害自己的登位大计。向一直支持自己的燕云和东海土地贵族们借款?这些土地贵族们倒是愿意,可是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们也是有心无力。向外大概就只有司徒彪和李无锋了,可司徒彪现在正是全力扩张自己势力之时,只怕不会应允借款与自己,而李无锋这个家伙指东打西,听说在印德安更是大捞特捞,虽然囊中丰厚,但他会借给自己么?
有时候司徒泰也曾想过索姓心一横寻找些借口对那些不愿与自己合作的大商贾们下手,不信他们拿不出钱来,但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很容易激起各地工商界的敌视和反抗,弄不好得不偿失,所以在几度斟酌之后,司徒泰始终不敢走出这一步。
瞅了一眼仍然在一丝不苟查看各地送来情报的老者,司徒泰心中轻叹一口气,冷谦在对形势上分析以及军务上都相当有一套,但在对政务的处理上却不太擅长,而且仅仅他一人也无法支撑起自己麾下整个政权架构,而自己手中最缺乏的便是能够替自己打理控制区曰常政务的人才,现在自己手中控制着帝国东部十三个最重要的府县,手下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替自己扛起这个重任的高级人才,大量府县除了太过重要必须要由自己人控制的位置由自己安排人掌握外,大部分官员都还是原封不动,继续行使他们的权力,这样的管辖如何能够真正到位有效呢?人才,现在自己做梦都在想这个问题,自己又到哪里去找既有才能又能忠心不二的为自己效命的人才呢?
“殿下,云中府的士绅已经联合了燕云郡的一些乡绅们来向殿下请愿,要求殿下尽快派人接管云中,恢复云中正常秩序,维护帝国领土完整。”冷谦皱着眉头把一大叠函件整理完,呈报给自己主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