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国事(一)(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商毅也正式升朝,接受群臣的朝贺。其实早朝并不是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主要是和众官员见个面,毕竞商毅这一出去就是六七个月,虽然有叶瑶瑱监国,但国内的事务大部份是靠内阁成员带领着众官员在维持,因此商毅也要对众官员表示称赞之意。

因此群臣对商毅参拜之后,首先恭贺皇帝这次出征取得了胜利,而商毅也称赞众臣,这段时间里在国内的工作,而且现在南洋的战事也没有结束,商毅也要求内阁继续支缓前线的事务,保障好后勤供应。随后散朝,单独留下内阁首相王夫之和次相李岩了解这段时间里国內发生的事情。

虽然商毅在国外的时候,每个月国內都会发给商毅一批文件,向他通报国内发生的事情,国会通过的议案和內阁的决策,但毕竟都只是一个大概,说得十分单简,现在有不少重大事情商毅也需要进行详细了解。而且还有一些事情要等商毅回来,才能决定。

见礼之后,王夫之首先道:“这次皇上亲赴战场,虽然鼓舞士气,使士卒效力死战,但如今皇上是一国之君,非军前一将,当以江山大业为重,而非一战一役之失。皇上若久不在朝,难免会使人心不稳,民心不安,因此日后御驾亲征之举,还请皇上三思慎行。”

商毅也知道回国之后肯定会落下一些埋怨,而且他也知道,王夫之的话也确实是为自己着想,因此也点了点头,道:“王卿所言极是,曰后朕定当谨从王卿之谏,慎行亲征之举。”

见商毅老老实实认错,王夫之当然也不可能不依不侥,因此也向商毅施了一礼,道:“皇上若能听从臣言,实仍天下之大幸也。”

话说到这一步,也就差不多了,下面就步入正题,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国内也没太大的事情,主要的几件事情,首先今年是中华帝国正式开始进行科举,同时也是招开了经济特科,全国各地都进行了乡试;一批通过了经济特科学子也都到各州府县的政府备案,等着各地方部门的安排。也有一批不急于做官的学子,还在家里认真学习,准备参加明年的省试。

开通了科举,也就打开了平民通行仕途的道路,因此各地的学子们,以及社会学者,乡绅也都对朝廷的这一政策称赞不己,但由于这次科举,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首次加入了自然学科的內容,也就是所谓的经世致用之学,而非单一的道德文章,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虽然在中华帝国成立之初,就己经向国内宣告,科举将会加入经世政用的内容,但传统的道德文章观念还是深入人心;而且虽然在政府公办的学校中,也开设了这些学科,但毕竟为时尚短,公办学校的数量也有限,难以在国内全面普及,因此现在的中国还存在大量私塾,做为公办学校的补充,但绝大部份私塾的先生都不会自然科学,只能教授的都是道徳文章。因此不是每一个学子都能够学习到自然科学的内容。

其实中国政府也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也在各地的公办学校中加设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学习班,就是针对私塾的学生进行教学,而且还是免费,但却遭到了许多私塾先生的抵制,禁止自已的学生去学习。当然抵制的私塾先生中,顽固分子到只是极少数,绝大部份私塾先生是出于对公办学校的抵制,因为公办学校抢了自己的饭碗。但这个理由是没法说出口,只能以维护传统的名议进行。

另外也有相当一部份公办学校的学子对这竺经世致用之学不屑一顾,并没有认真学习,结果也造成了在这次乡试中,经世致用之学的合格率竞只有三成多,而交了白卷的就占了二成以上。

但等乡试结果出来以后,许多学孑们又大为后悔,又都不甘心,不过他们不反省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自然科学,反而把责任推到在科举中加入的自然科学内容上,于是各地的学者、学子们都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在科举中取消自然科学的内容,甚致有个别学风保守的地区,有不少人还扬言,如不取消自然科学的内容,那么就要抵制科举等等。也有一些人在南京活动,寻找议员的支持,要在国会中提交提案,通过正式的图途,在科举中取消自然科学的內容。而且在这一股风气的影响下,也有一部份官员,对在科举中加入有关自然科学內容颇有微辞,认为应该再考虑一下。

因此王夫之道:“皇上,现在**如此,在科举中加入有关自然科学的内容,是否还是该再斟酌一二,依臣之见,不访缓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