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悲解意(2 / 2)
悟虚在一旁看了一会儿,见观世音菩萨依旧没有现身,便也落下在地,神识在法界,肉身在大殿中,对着观世音菩萨合掌念诵道: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悟虚念诵《金刚经》中此段经文,却是隐隐提醒观世音菩萨,应无相度化众生,也带着一丝不满。这其中,无余涅盘,对应着此刻人身残漏的莲花池众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却是悟虚在隐隐责怪观世音菩萨不应强设难解条件,将众人强留在宝陀观音寺。
悟虚将此段经文念诵完毕,忽然心有所感,便见法界壁画中和大殿中的观音菩萨,正视着自己,嘴唇微动,将自己方才念诵的这段经文又念诵了出来。
顿时,大殿中,便有无数花朵坠落,便有无数异香扑鼻而来,便有无数光彩幻灭,便有无数菩萨、天人乃至阿修罗在虚空合掌而立,妙相庄严。
那胡姓汉子和药善等众人,忽然大叫道,“正是此段经文!正是此段经文!.。。”急忙合掌对着观音菩萨像磕头叩拜,然后站起身,对着悟虚说道,“大师,当日菩萨所念诵的,正是此段经文!”
这时,大殿中,又有声音响起,“悟虚,汝可能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受持读诵,信受奉行,修补净瓶,乃至为众人演说?”
顿时,胡姓汉子和药善等人,齐刷刷地往着自己。当日观世音菩萨曾经说过,此经文,若有人听闻之后,能够如何如何,他们方才能真正得自由身。
悟虚站在那里,看着可怜巴巴的药善等人,神识在法界中,对着壁画问道,“敢问菩萨,如何才能修补净瓶?”
法界佛堂壁画中,一个声音传来,“你既然尊称我为菩萨,为何将菩萨想得如此功利?难道净瓶真的残缺,需要尔等修补?”
悟虚沉默了片刻,肉身在大殿中当着药善等人回道,“小僧不敢,还望菩萨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悟虚法界中答道,“当日,宝陀观音寺僧人,心生嗔恨,引来无边杀生之祸,害人害己。我不忍普陀山道场就此荒废,恰好莲花池众生与这场因果无染,便与之约定,化作人形,看护本寺,直到有缘之人前来。”
悟虚神识之体,在法界中不解的问道,“那宝陀观音寺僧众惹下因果,为何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乃至那些逃到岛上,为僧为尼的南宋臣子,当日菩萨不出手护持?”这话有点绕口,其实悟虚之意,便是询问观世音菩萨为何不提前出手,将此浩劫化解。
一阵沉默,观音菩萨那虚无缥缈地声音,方又响起,“人世间本是污浊之地。汝以为当年之事,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没有参与?”
随即,一幅幅画面在法界佛堂空中如走马灯龙一般出现。一群人登船渡海,来到普陀岛..一座座庙宇建了起来..同是穿着僧衣的和尚,在田地里,果园里,清泉边,互相指责,争吵不断..宝陀观音寺、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的三位主持,在灯下,低言细语..。
悟虚默然,好半响,方才问道,“此间事,不知道如何处置?”
法界中,观音菩萨,妙相庄严,一脸悲悯,“我之道场,出现如此浩劫,我亦有过。是以净瓶残漏,示以众生。并施大法力,将莲花池众生化为人形,望其看护道场,以待后世有缘人。却不想,其化为人形之后,不到百年,便因为无法修炼,无法记住经文,心生嗔恨。如今,汝既然来此,又出言相询,可否愿意,担下此番因果,念护普陀道场?”随后,传了破解莲花池众生困苦之法。
同时,大殿中,站在鳌鱼之上的观世音菩萨,忽然动了起来,飞到空中,对着莲花池众生,言语道,“当日,吾与尔等约定,若后世之人,能够听闻受持此经,乃至信受奉行,修补净瓶,为尔等演说,尔等便无须看护本寺,自行离去。如今,此人已至,尔等可与此人分说。”
药善等人,纷纷再次叩拜,然后齐声哀求悟虚。
悟虚愣了愣,下意识的依照观音菩萨所传法门,神识入曼陀罗法界,倾尽全力催动,法界中佛堂右侧,那描绘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说法的壁画便动了起来。
一个个比丘比丘尼从法界飞出,围绕着胡姓汉子和药善等莲花池众生将那段经文,又念诵起来,其声或大或小,其音或悲或喜。
那些比丘比丘尼,如是三遍念诵经文之后,方才各自转身,飞到那净瓶残缺处,化作一颗尘埃,落在那大殿中的观世音菩萨手托的净瓶残缺之处。
随后,净瓶之中,忽然涌出颗颗水珠,分别飞入胡姓汉子和药善等人的体内。其各自身上顿时升起一道道黑烟。
悟虚站在那里,便听得众人惊喜地大声嚷道,
“怎么感觉,我可以修行了,人身在发生变化?”
“是么?我也有这种感觉!”
“终于不用呆在这里了!”
“我们终于解放了!”
一个个在那里欢呼雀跃,眉飞色舞,朝着观音菩萨跪拜一番,又朝着悟虚合掌叩首,随后便嗷嗷叫地跑出大殿,没入夜色,出寺投海而去。
一刹那间,大雄宝殿,只剩下悟虚一人。
悟虚看看空空荡荡的四周,又看看香案上忽明忽暗的香烛,最后抬头望着一脸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回想起那段经文,忽然深解意趣,涕泪悲泣。
正所谓
一朝蒙恩化人形,百年看护哀囚刑。
无相布施菩萨行,忽解意趣涕泪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