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战斗到最后(1 / 2)

加入书签

“上军刺!”

原海南军各部的制式装备不仅仅只有步枪那么简单,王林在海南发展了那么多年,先期的二十万海南军普通步兵的标准制式装备通常是由一把步枪,三颗手雷,一顶头盔,一条武装带,一个作战背包和行军背包,另外便是一把三棱军刺。

世间那么多的刺刀,王林偏偏选中三棱军刺除了个人比较喜欢之外还有四个原因,第一,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进行下一动作。三棱刺是在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这样刺可以从容的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如果没有血槽,因为血压和肌肉剧烈收缩,刺会被裹在人体内,这样的话拔出刺就会很困难,影响士兵的进一步的动作。相信任何士兵都不愿意因为拔刺刀而浪费时间。

第二,三棱枪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即不好做最初的应急处理)。

第三,刺入人体以后,通过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空气在体内形成大量泡沫,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毙命,而且在消除负压的体腔内将刺拔出,毫不费力。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林当初可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就是用后世的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冶炼时出于金属姓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完整的成品军刺是无毒的),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

有了以上四个理由,再加上三棱军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战闻名,更是被人流传为军刺被浸泡过毒素一说。

现在的王林才不会去管什么敌人的死活,他只关注自己士兵的生命,在战场上,曰后刺刀的作用会随着重火力的装备而愈来愈小,王林要的不是什么外观优美,而是能够一击致命,可以说王林所装备的这把三棱军刺就是整个军队未来几十年内永远不会改变的唯一装备。

自从海南军改编为正南军之后,由于库存刺刀数量不足,到如今也没能在全军人手一把,只是先列装了一部分军队,其他的则等到下一批军刺赶制出来之后便立即列装。

刘玉泉快速的将那把挂在腰间武装带上的三棱军刺拔下,熟练的挂在枪管上,之后又将工兵铲放在背上,以防万一。虽说三棱军刺硬度足够支撑这种规模的战斗,但敌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他不得不防。

十把三棱军刺齐齐被挂在了强管处,十把没有近战能力的步枪立刻变成了十把长矛,而且还是一击毙命的那种。

三子因为之前左臂受伤,不能有过大幅度的动作,因此其余九人便迅速的组成了三人小阵,三子跟随在其中一个小对身后,用于捕杀漏过的,或者从别处偷袭的敌人。

‘啪’,眼下敌人还未近到身前,刘玉泉迅速的抓准了机会,对着一名敌人便是一枪,那名敌人致死也没能想到,自己距离胜利是那么的近,仅仅只是几步的距离,却最终倒在了这几步之上。

“杀!”杨玉泉双手紧握着钢枪,站在一个三人小队的最前方,见敌人向自己扑来便狠狠的将步枪向前刺去。

样子虽然不好看,也很丑,但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那名敌人手握着大刀,正要砍向刘玉泉,不料却被对方先行一步击中自己,原本还以为对方击中自己又如何?他不过一把如此短的刀,让他刺中自己顶多也就是流点血,并不会丢了命,而自己手中可是握着大刀,随便砍上去一下他的小命就没了。

三棱军刺狠狠的刺进了敌人的体内,三面的血槽除了放血之外还迅速的将外界的空气送入敌人体内,一时间空气在敌人体内形成大量的泡沫,将血管堵死,敌人在一瞬间便丢掉了生命。

一击毙命,这种效果不但深深的震惊了站在刘玉泉身后的两名新兵,更是震惊了其余正疯狂扑来的敌人,见到自己的同伴只是被人刺了一下便躺在了地上,更是连死亡之前的挣扎也没有,只剩下四肢在孤独无力的抽搐着。

即使见惯了杀人场面的这些人,如今在亲眼见到这种震撼之后心中难免也会升起一丝恐惧,一名敌军在看到了这一场面之后,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发白,四肢渐渐的开始有些无力,想要继续冲上去,却发现自己此时根本无力前进,就连能不能站立都是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