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募捐赈灾(2 / 2)

加入书签

这活儿可不轻,既要合理使用人力、不能空置人手,又不能让同一队人连续出任务,以致太过劳累。武赟嗣很有眼色,自己向武令媺求了司衣大宫女去协助。

他确实聪慧,从武令媺的安排敏锐看出,这件事的背后定然有皇祖父的影子。救灾是一方面,他的皇祖父恐怕还要借此机会看看书院这些学生的才干品性怎么样,否则何至于派来大群内卫协助?!

安平、宁平二郡诸事都有分派。而武令媺的食邑太平郡,她已经打定主意,由她独自承担赈灾款项和救灾事宜。钱如果不够用她就先问武宗厚借。

头天,武令媺留下两名内卫陪同半脸美少年颜无悔去向太平郡首递帖子求助。那两名内卫里有一名鹰卫,已经发回消息,郡首派了向导给他们指路,他们也雇了人直接背着粮米衣物药品进山救人。

武令媺的太平皇庄连“运动员”带仆役在内有两百多号人,总管木愚已经传来话,受灾的佃农都已经救济。他们有了安全暖和的住处,受了伤的人也得到医治。

那么,皇庄里的人就可以出来活动了。他们将分出三分之二的人手直接带着粮食药物在木愚的带领下前往太平郡辖下受灾乡村查探。带去的物资如果不够用,在传递消息回皇庄再采购的同时,他们也会就近购买。余下之人则听从武令媺让鹰卫传来的密令行事。

购买救灾物资的钱,是武令媺倒卖玉脂香蜜和大周其余属国特产所得。她对皇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些来自属国的地方特产尤其是玉脂香蜜都是被大周百姓购买的,她现在拿出来以为回报。

说实话,魏国那事儿如今显得有些烫手。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武令媺“因一己私欲误国”的名头只怕少不了。现在她不仅交出那些产业,还把这些年来的收入拿出来赈济灾民,若是因前事被人诟病,皇帝应该不会见责于她。

钱,可以慢慢赚。如果用钱能买到皇帝的欢心和光明的未来,这些钱的价值就不仅限于本身的价值。武令媺尽最大努力给自己的未来铺路,即便不成功,她也对得起自己了。

不管是探查队还是运送物资队,只要是购买救灾物资的款项,这两队人马都可以在大本营领取,也可以由自己直接捐助。无论哪一种,武令媺都要求必须确保帐目明确,哪怕花掉一个铜板也必须记录在案。

并且他们的吃喝嚼用,不许占用半分救灾款项,都得自己掏腰包。这是自愿救灾行动,大本营不负责差旅费。这个规定浇灭了不少平民学生的热情,有些人因此退缩,但有些人自备干粮饮水还是加入了队伍。

报帐有点让学生们不理解,他们认为花自己的钱没必要多此一举。武令媺几句话就让他们心花怒放,且心甘情愿花更多的钱。她说,如果不把款项记清楚,事后酬算功德岂不糊涂?

她规定,凡是记名捐款——包括直接购买救灾物资、出钱雇人随行、资助平民学生同行——按照不同的档次将会给予不同的功德纪念方式。捐款数额在三百两到八百两之间的,会有礼部的嘉奖文书张贴于闹市区;数额八百两至一千五百两,除了嘉奖文书以外,还会将所有人登记造册制做成精美的纪念册,其上会印刷皇帝陛下的亲笔题字,发给捐款人以为留念。

而记名捐款在一千五百两以上的,嘉奖文书当然也有,此外每个人会得到一本独属于自己、可以订制、更精美的有印刷版皇帝题字的纪念册。如果有人大手笔包下某个村落的所有救灾物资,只要款项超过两千两,除了以上那些功德纪念方式,还会在这个村子的门口立功德碑以为表彰。

这次募捐,在武令媺的计划里,分为记名和不记名的两种。记名募捐就是上述所言,目标是那些吃一顿饭就得百两银的有钱人。

而不记名募捐,即是摆在鸿博书院两处来往必经路口以及京城几十处人烟稠密地方的木头箱子,欢迎铜板白银黄金银票金票入住。这是为囊中羞涩的平民百姓考虑,包括所有囿于家境拿不出太多钱的平民学子。无论投入募捐箱多少钱都是他们对皇帝对国家的一片心意。

百姓们怎么想不知道,但这种不记名募捐的方式照顾了很多平民学生的自尊心,他们深深感激太平玉松公主的体贴人意。正如公主殿下所说,忠君爱国之心无价,这颗赤诚真心原本就无法衡量。

放置在京中各处的募捐箱由武令媺亲自掌管诸多事宜。她腿脚不便,便指派内卫统领金生水、伴读安咏卿和几位女学生统筹代办。每个募捐箱附近除了数名宣讲慈善募捐赈灾的好口才学生,另有武令媺派去的内监和内卫。(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