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清理天津日租界(1 / 2)

加入书签

“很遗憾,我们和日本是同盟的关系,如果你们华夏对日宣战,我们也无法保持中立。”周白传来的陶德曼的消息给了孟享一盆冷水。

德国人看重的是先锋军背后的山寨公司,而不是先锋军。在他们的眼中,如果失去了山寨公司的支持,貌似强大的先锋军仅仅依靠着落后的华夏是无法负担起那些精良的装备的。关于先锋军的财政,各国都在研究,意见也是一致。

一支依靠买军火武装起来的队伍太不稳定,一旦货源断绝,加上财政的崩溃,一下子就会垮台。寄希望于一支这样的队伍,是很冒险的。德国人即使已经开始重视与先锋军的关系,但也不会为此而与能够牵制大量苏俄军队的日本人交恶。

总的来说,先锋军还是太弱,华夏太弱。

周白还是不赞成现在宣战,“不宣战的时候,德国人可以装作看不见,继续往我们这里运送物资。但一宣战,即使德国人现在保持中立,恐怕也不能对我们运送一些敏感物资了。有了山寨公司支持,可以保障武器弹药的补给,但其他民用设备,一些工业基础的机器等,到时候恐怕也会被英美等国以各种借口扣押。所以,此时宣战,弊端多,而有利的地方少啊。”

孟享沉默不言,看来自己受到连番胜利的影响而有些飘飘然了。华夏薄弱的不仅仅是军事,经济基础的薄弱也使得华夏此时连宣战的资格都被没有了。还有半年,二战即将开始。如果此时华夏宣战,即使现在德国人保持中立,到时候德意日联盟也会一起向华夏宣战的。华夏过早的扯进二战的势力划分圈中,并捞不到多少好处。

虽然有了山寨和保护伞在外的交易,但在下一步的经济计划中,华夏将借助着二战的开始,大肆出口,趁机发展。若是宣战,这些便利条件就没有了。

“唉宣战是中央的事情。我们尽力就是了。此时不宣战一样打日本人。”周白叹道。

“宣战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一种抗争的态度,总有一天,我们会堂堂正正的喊出来”孟享平静的说道,拳头却已经捏的手指发白。

“你们这些人都是饭桶那么多报纸,那么多的宣传,老百姓难道还没看到重庆和汉口的日租界都换人了吗?”老蒋气急败坏的对着陈立夫吼道。

老蒋确实在开战的头两年就把汉口和重庆的租界收了回来。只是没有宣战,也没有正式宣告。重庆王家沱日租界31年就到期了。刘湘早就派军警介入,37年的时候,老蒋就接管了。

同样汉口租界日本人一打仗也把侨民也早早的就撤离了,唯恐当了中央军的人质。本来汉口租界接管后,原来时空于8.13淞沪会战一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正式宣告鼓励民众的。虽然不久以后,日本人又恢复了租界,但总归那个第四特区也算是老蒋政府的一份硬气。但这个时空,老蒋因为先锋军的连连胜利,武汉又暂时没有太大的危机,反倒多出了与日本人谈判恢复原来状况的心思。这份宣告也没有发出去。

于是,相对一直抱有和日本人谈判的幻想,并没有正式宣告的老蒋只是派警察控制了两个租界,人们更多的还是赞扬先锋军的大军直接开进天津租界的威风。即使知道的,也没有反驳。

对于还没有宣战的政府,百姓也是颇多怨言。他们不知道华夏经济的脆弱,不知道华夏宣战后,依旧是独立作战,没有外援,外部条件比现在还要糟糕。他们只知道,一个人被人打了,即使还手不利,最起码嘴上也得英雄一回。那些嘴上讨饶的,默默受欺负的都是软蛋。

在百姓的眼中,相比先锋军的高歌猛进,屡屡收复失地,老蒋的光头此时已经有了变软的趋势。这也是老蒋cha手天津的原因之一了。但最后那些伪军不顶用,还是让先锋军占了先手。没有军队支持,别的都没用。老蒋也罕见的没有在此事上追究,此时先锋军声名正隆,闹大了,反而是打算摘果子的自己理亏。

但笔杆上却不能落了下风,央政府为了黎民百姓的安全,步步对日寇紧逼,最终逼迫日寇畏惧退去的段子在各个报纸上不时出现。即使是一些大报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次天津的和平收回与中央政府的谈判有关系,虽然这其中先锋军的大军压境是主要的。

中央政府收回汉口和重庆日租界的消息也传了出去,自然有人安排正式收回的各种相关事宜,证明中央政府早已经正式收回了。但百姓们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到了先锋军对天津日租界的收回上。

先锋电台全程现场直播了这次收回过程。

日本人已经从先锋军的几次强硬态度上,知道日侨在此不是很保险。早早的也就撤离分散到了英法租界处,只剩下少数的在日租界中不肯离去。先锋军对此毫不客气,把他们全部拘留,开始设立特别法庭公审。这些日本人的财产中有属于自己的,给予保留,那些强取豪夺来的,在苦主的诉告下,进行剥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