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偶然和必然(2 / 2)

加入书签

历史上的袁世凯,不就是这么干的么?最后一步一步的走上了皇帝的不归路。可能有人会说袁世凯要不当皇帝会怎么样,中国会如何如何。客观的说,北洋这套体制,决定了中国最终的乱局。当然,袁世凯没有这么认为就是了。

北洋在为这个问题头疼的时候,长江之畔也在展开一场争论。

武昌城内的这一场辩论,用一句套话来说,是在党内民主范围内的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换。

辩论的焦点是最近一段时间,减租减息的进展艰难。或者说,毫无进展。

减租减息的本质,就是让地主阶级让利,借以缓和农村社会矛盾。当然,这是现在的说法,历史上有一个更为准确更为尖锐的定义“阶级矛盾”。

在会议上一直保持沉默的方大帅,自然是知道这个定义的意思。当时方大帅对这个定义,充满了戒备之心。纵观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因为这一套理论的出现,带来的是一场延续了几十年的革命。客观的说,这一套理论是另一个时空内,中国革命成功的基石。

争辩的双方,分别为汤化龙和韩衍。减租减息的工作,原则上是联合自治区制定政策,各省独立执行。但是每个省执行的程度不一样,现阶段执行较为顺利的是安徽省。江西、湖北只能说刚刚开个头,湖南省现在还顾不上。

之所以今天会发生这场辩论,是因为最近一个月,荆州方面发生了一件大事。

事情的大概过程为,荆州城内有一帮会老大,同时也是一个大地主叫黄仁(虚构人物)。此人系哥老会出身,武昌举事后,在荆州同样发生了革命。黄仁作为哥老会老大,也确实带着手下的兄弟响应了革命,并且还立功不小,后得一码头巡查队长的职务。

但就是这么一个革命“同志”,在面对自家的佃户时,一点都不心软。一笔高利贷到期没还上,黄仁就让手下的兄弟去抓佃户的儿媳抵账。这佃户一家有四个男丁,高利贷是娶媳妇的时候背下的。所谓的驴打滚,利滚利的厉害,背上了基本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赶上这家佃户的婆娘病死了,为治病耽误了高利贷的偿还。死人还没入土呢,上门抢人的帮会人员就到了。该佃户的四个儿子,大的三十,小的也有十六了。

在要账过程中,老佃户家里只有他和儿媳在家,老人苦苦跪地哀求无果,当胸吃了一脚,当时就吐血倒地。媳妇也被人拉走,赶上俩小儿子担柴回来,见状不堪忍辱,奋起反抗!追出村口,一顿锄头扁担,打死了三个帮会的人。

然而,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接下来的事情是,整个村子的人都被这家人的悲剧点燃了。当天夜里,黄仁在城外的一个住处,遭到了数十名村民的围攻,一把火烧下来,黄仁一家大小二十几口,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犯下案子的村民,随后全部逃逸。荆州方面,因为这个事情的处理,形成了两个激烈的对立面。一边是主张严办涉案农户,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涉案人跑了。亲戚家人还在吧?抓呗,反正这口气不能就这么咽下去了。

对立面的则反对这么干,理由很简单,减租减息是自治区的政策,黄仁身为乡绅,还是州政府的一名官员。不能执行政府的政策就算了,反而变本加厉,对抗政策。

荆州争执的双方,看上去力量对比悬殊。一方为荆州本地豪强士绅,包括州议会大多数成员,人数绝对占了优势。另外一方,则为从省城下派的官员,分别为荆州地区保安司令,自治区政务委员会特派监督员,还有荆州州长和一些州政府官员。这个州长,跟美国的州长不一样,有点后来地委书记的意思。

双方争执不下,掌握了保安部队这一暴力,反对方才得以勉强抗衡。提出一个折中的意见,上报省里。事件报告到了省里,很自然就引起了重视。立刻转到了目前最高权力机构执行者们的手里,减租减息是一个重要政策,方大帅此前不久才上的课。多次强调农村的稳定是整个政权稳定的基础。

也就是越高层,越知道这个事情方大帅的重视程度。该事件几乎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送到了方大帅的办公桌上。于是,一场党内高层会议召开。方大帅的心思,首先要党内达成一致,然后才能拿到政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去商议。

方剑雄很清楚这个事情的本质,就现实而言,最近五年内,只能去缓和矛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