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日伪军新京密谋—02(1 / 2)
第四十六章 日伪军新京密谋 包景华海龙遇险02
1933年1月,杨靖宇带着整顿南满党团组织,整顿和改编磐石、海龙游击队,创建苏维埃政权等6项任务再次来到南满。首先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红军第三十二军东北游击总队”总队长孟洁民,政委初向臣。孟洁民、初向臣相继牺牲后,杨靖宇任东北游击总队政委,李红光任总队队长。
这是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抗日武装,这支队伍自1933年初开始,便以崭新的阵容活跃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在同日伪军激烈搏杀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不断扩大影响,在磐石的玻璃河套、红石砬子一带建立起了自已的根据地。
正在杨靖宇苦思对策的时候,李红光从外面急匆匆走了进来。“政委,据内线报告,此次敌人的围剿的确是冲着咱们这支红军来的。只是他们还不大了解咱们的底细,不敢贸然来攻打咱们,于是想来个‘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怎么讲?”
“据内线情报,敌人此次分兵两路,一路围剿海龙的包景华部;一路围剿我们。敌人的战略构想是,先攻击包景华部,以此引我们走出红石砬子,然后一举歼灭!”
原来,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接到土肥原的情报后,得知在磐石和海龙一带有一支中?共新组建的红军,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活动频繁,对满洲日伪当局在那一带的统治构成了威胁。于是他命令参谋长小矶国昭立即调兵前去围剿。
小矶国昭接到武藤信义的命令后,他对土肥原提供的情报进行仔细研究,最后做出了一个“打草惊蛇”的讨伐计划。小矶国昭认为,磐石的红军满南游击队组织严密,且藏匿深山之中,大兵团进剿无疑于大炮打苍蝇,小部队讨伐又有可能成为添油战术。于是,他决定派日军第六十三联队和伪讨伐队的一个团去执行这次围剿任务。他命令饭冢朝吾大佐先用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伪讨伐队一起进剿海龙的抗匪,其余日军主力在磐石外围待命。一旦发现南满游击队走出红石砬子,立即全力围剿。
“敌人的这一招很阴毒呀!”杨靖宇看了一会儿地图分析后说道。
“那怎么办呀?”李红光担心地问道。
“我们来他个以静制动,绝不走出红石砬子,而且,还要把机关和后勤人员往深山里转移,让敌人摸不到咱们的底细。”杨靖宇说道。
“哪样的话,包景华的九路军可就危险了!”
“是呀,这也是我最担心的!”杨靖宇想了一下,说道:“红光同志,你尽快去一海龙,一是通报一下我们掌握的情报,让他对敌人的企图有所防范;二是告诉王仁斋同志,让他尽可能说服包景华,最好撤出海龙避敌锋芒。”
“好,我准备一下马上就走!”
“等一下!”杨靖宇神色凝重地说道:“见到王仁斋同志以后,告诉他,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也要尽全力保护好这支队伍,要给九路军留下点种子。必要时,可率部向清原、新宾一带撤退。你明白吗?”
“明白!”
李红光(19101935),朝鲜族,又名李弘海,李义山,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人。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压榨,并积级投入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地主的斗争之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被日寇的铁蹄践踏。东北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号召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
1932年,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遵照省委指示,成立了武装赤卫队,又叫“打狗队”,李红光任队长。这是党在南满地区领导抗日武装的开始。他率队配合磐石地区的农民运动,开展打击地主、分粮济贫、处治汉奸等工作,并营救被捕的抗日会员、保卫中心县委的安全。李红光杨靖宇的亲密战友,是南满抗日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曾任东北游击总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一师参谋长和东北抗日军联合指挥部参谋长。1935年5月12日在新宾的一次战斗中不幸壮烈栖牲,年仅25岁。
吉林,梅河口,海龙镇。
李红光接到杨靖宇的命令后,筒单收拾了一下,便同几个战士拉着一车武器装备,急三火四地往海龙赶。一路上,李红光想起南满游击队刚成立时,他通过王仁斋认识了包景华。他对包景华的印象是,为人热情、情格豪爽,这很难和他知识分子的身份划等号。
一年多来,李红光和包景华接触的比较多,特别是两人联手攻取三源浦、共同携手反讨伐等战斗,至今让他难以忘怀。可以说,李红光和包景华不仅是朋友,更是共同抗击日冠的战友!
李红光一行人走了多半天,来到了海龙以东不远的龙山岗上。李红光说道:“大家看,前面岭下就是海龙城,大家先在这儿休息一下吧!”战士们停下脚步,举目望去,一座古镇映入大伙儿眼帘。“好一个美丽的古镇!”一个战士由感而发感叹道。
海龙镇位于吉林梅河口以南约20公里处,这里是大柳河下游,地势低洼,水草丰盛,生存着一种叫水獭的小动物,“海龙”是满语水獭的汉译,海龙镇因此而得名。海龙镇山环水抱,交通发达,沈吉铁路贯穿腹地,海双线、海福线、梅海中线、梅海南线,交织汇集于镇内。大柳河、大沙河两大水系交汇于海龙,湾龙河、鸭绿河等十几条河流融汇于镇内。所以,有人称海龙为东北水乡。
海龙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明代女贞哈达部驻扎于此。清初封禁为盛京皇家鲜围场,清光绪五年设总管衙门,下设两翼,左翼朝阳镇,右翼山城镇。光绪六年设通判抚民厅,光绪二十七年升为海龙府,民国二年(1912年)改为县治,设县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