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两个原则(1 / 2)
李金瀚成功说服赵金鹏反正,为南京的光复立下了大功,事后论功行赏,按照历史上的惯例,一个官是跑不了的。
但是山东方面的行政体系有所不同,地方正官都是经过民众直接选举产生的,就是张山长也无法直接任命李金瀚为南京市长。而且少了省、府一级的官阶,李金瀚最多只能够做一个跟县长平级的市长,至于中央政府的官,还没有到时候。
李金瀚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知识分子,他不在意做官,他之所以加入民族进步党,就是看中了山东的这一套行政体系,这套行政体系以强大的中央政府,以及高度的县市自治为特点,把民主自治和中央集权融合在了一起,甚至暗合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
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要旨是:依靠民众的自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依靠民众的自治来实现无治而无不治。
按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让老百姓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不让那些喜欢拍脑袋决定事情的官来扰乱、祸害他们。
山东行政体系的县级高度自治正是实现这一要旨的集中体现。
不设府一级、省一级政府正好减少了那些扰乱天下,祸害百姓的地方大员,中国的几千年历史证明,这些级别的官员没有多少是好东西。
李金瀚越是研究越是觉得这套行政体系的巧妙之处,于是邀请了几个好友,成立了一个“山东政体研究会”,专门发掘这种行政体系的奥妙和精义,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提出了很多建议。
但是在一些人的眼中,李金瀚是一个马屁精,甚至张山长也都有这方面的倾向。
中国有很多文人,他们非常擅长做这些研究,这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而且这种高级别的马屁,不是谁都可以享受的。张山长以前没有这个资格享受,现在李金瀚的“山东政体研究会”出来之后,他才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才是飘飘然的感觉。
其实张山长当初搞出这个体系,一是出于节省钱的原则,毕竟少了三级行政,就少了很多官,就不用他拿这么多钱来给这些人发工资。山东刚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行政支出都是他张山长个人掏的钱包。
二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则:政府官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官员对选民负责而不是对上级官员负责。
出于这样的原则及具体国情,如果设立省府级,而且级级政府都要选举的话,人们就不用生产了,天天搞选举得了,毕竟选举是生产不出大米,生产不出枪炮来的。
看了李金瀚的文章,张山长大有知己之感,同时也长了见识,原来山东的行政体系竟然暗合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这连他这个始作蛹者都不知道。
除此之外,山东的行政体系也有利于防治官员腐败,不知道有一个什么名人说过,说“权力应该被关进牢笼里”,山东方面做得更加干脆,直接把掌握权力的官员关进牢笼里。
“权力应该被关进牢笼里”这句话是抽象的,但是“把掌握权力的官员关进牢笼里”却是具体的。
将来的中央政府将会是最大的官员“集中营”,把那些相当于以前省级的,府级的官员,合同中央级的官员一起,全部集中看管。而“集中营”的管理员是三千多民选的议员、民选的总统或者总理。
而县市一级的政府又是另外一个“集中营”,管理员当然是比政府官员还要多的县市长议员,以及广大有直接选举权的民众。
同时“集中营”少了,才能够让管理员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
还有一点,这种行政体系还可以防止财政赤字。
官少了,政府开支就自然减少,财政赤字也不太可能出现了!
防止财政赤字这个功能,李金瀚是不知道的,张山长正在准备跟他探讨一下,并打算让李金瀚担任临时南京政府的市长。
拍马屁总是有一点效果的,虽然张山长非常讨厌,但是最终还是中了招。
虽然张山长不能够直接任命县市长,但是在刚刚光复的地方,议会还没有选举出来,农村社会改革还没有完成,因此暂时任命一个临时市长是可以的,等农村社会改革完成后再进行全民选举,选举正式的市长,到时候如果李金瀚不能够当选,那就是他没有本事了。
按照一般规律,李金瀚是民族进步党员,又是临时市长,手上有大把的资源可以利用,在选举中是很容易当选的。至于这算不算作弊,就不管了!
如果李金瀚这样也选不过人家的话,他也只好回去做他的教书匠了。
南京是以后几十年的政治中心,张山长率先一步把它拿到手中,并且把自己的那一套体系强行推广,只要掌握了军队和当地民选的政府,以后不论什么政党什么牛人来到南京,也得乖乖地按照山东定出来的规矩办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