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二章 免费网游式收费?(1 / 2)
那么看起来好像是不能学通信公司的招数了?那么找美国的那些唱片公司要补助怎么样?因为签订合约的话,限定了消费者每个月的最低消费额度,这样一来也提高了人家唱片公司的最低收入?应该找唱片公司补助一点?
其实也不行,因为市面上不止是一个唱片公司,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如果所有用户把每个月的保底消费都用来下载a公司的歌曲,那么凭什么b公司也要给贾鸿渐补助?那找a公司谈补助?拜托,美国的唱片公司那基本上就是类似于底特律工会的存在——哪怕把自己玩儿死,都不愿意退步的主!
或者说这是美国人的一贯脾气,底特律这个曾经美国的汽车城,在不断有汽车工业转移到了中国的时候,这汽车城成本上没办法跟中国竞争,于是很多汽车公司就跟底特律的工厂工会谈降工资,增强底特律工厂的竞争性,可是工厂工会死活不愿意——哪怕他们工会为工人争取到的工资已经高于行业平均时薪不少了,但是他们也不肯退一步!结果就是美国不少汽车公司干脆就把工厂关闭,然后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等国家,然后那些工会们就傻眼了。这点就跟2012年时候一个美国泰坦集团老总去法国收购固特异轮胎在亚眠的一个厂子一样,据说那老板去法国工厂的时候,发现那边的工人每天只干三个小时的活儿——上班八个小时里面,他们先聊天3个小时。然后吃饭一个小时,然后午休一个小时,接着干三个小时的活!最后就这样下班了!
就这样悠闲到了这种程度,他们还拿着高薪!而且工会还大言不惭的说,这就是他娘的法国风格!这种法国风格对工人来说当然是很好的,不过却是竭泽而渔——本来泰坦公司想买下来这个工厂,甚至还保留其中的500个员工。不过这工会医闹之后,美国人直接不买,结果就是全工厂的1173人一起失业!
然后这时候美国老板还开炮骂了——“哪怕是法国的米其林轮胎集团。未来五年都不会再在法国生产一个轮胎!”“预期在法国生产,不如把生产线搬到中国去,然后直接在中国生产所有法国需要的轮胎。在进口过去,哪怕这样都比法国人生产的便宜!”
虽然这个例子里面,是美国人骂法国人,但是实际上美国人的德行也差不多!底特律这个90年代很繁华的都市,一度拥有170万人口,这在美国都算是相当多了,结果到了2010年,只有70万人口,而且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黑叔叔——接着就是各种犯罪横行,底特律基本变成了一个鬼城。
哪怕就算不说这个事情。历史上美国2030年代时候的大萧条,美国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到河里都不愿意降价这例子可是一直在历史书上存在的——可能有人会说,大萧条了,那把牛奶给运出去卖也是要费用的,所以国内有时候某种蔬菜价格暴跌的时候。也出现了农民干脆就不下地采摘蔬菜,宁愿公开宣布让老百姓需要的自己去地里摘,这样还能少点采摘和运输的费用。
但是要知道,美国这资本家那是不愿意降价而把牛奶倒河里!这就相当于平常白菜5毛一斤的时候,萧条了,农民不愿意降价。于是就把菜烂到地里……这让中国人看来是过日子的方式?降价扩大一点市场,少赚总比不赚好吧?也许美国人是想着自己如果降价了,以后不萧条了就没法涨价,就赚的少了,于是宁愿现在赚不到钱……
谁知道呢,反正就贾鸿渐看来,美国的唱片公司什么的,那跟大萧条时候的奶牛场资本家差不多,他们来中国开分公司,然后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一个专辑,结果还按照美国一张专辑9.99美元的均价,直接卖个70几元?这贾鸿渐在2002年的时候可是亲身经历的!当年贾鸿渐02年的时候,一个女性朋友过生日,贾鸿渐送给她了一张她喜欢的周捷伦唱片,《范特西》,买下来72元,正版。哪怕当时周捷伦不是在欧美唱片公司,但是这也足够证明正版价格过高!
一张72元的正版唱片,在大陆能卖出去几万张么?如果做成10元一张正版,信不信能卖出去1000万张?一千万张10元的唱片给唱片公司带来的利润多,还是几万张72元唱片带来的利润多?哪怕就是唱片公司一向用大明星唱片赚到的钱来补贴新歌手挖掘费用,但是这也不影响降价扩大市场的方法啊!薄利多销!这种事情21世纪的中国游戏业都能明白,都能开发38元48元的正版游戏,怎么唱片公司尼玛就要吊死在7080元上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