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六章 刻板印象(1 / 2)

加入书签

贾鸿渐知道,这事儿要是提前引爆的话,那搞不好就会弄得全社会反感的!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要知道人都是有一种刻板偏见的,这刻板偏见说白了,就是先入为主。不管事情原来是怎么样的,大家都认为是这样了,那么以后就都是这样了,哪怕真正的事实出来,这也不一定能够都得过错误的习惯!

就像是呆湾那边的“国语”所谓的把“和”念为“han”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中华传统在呆湾,其实也是一个读错了的典型事例——其实老首都话里面,和这个音,是有“汗”这个读法的,但是只能用在当连词的时候!比如说“咱俩谁和谁”以及“哪儿和哪儿”这种地方拿才用“汗”这个发音,而且这种发音那还算是比较“土”的,同时还有另外的发音,就是“害”音。比如侯宝林的相声录音里面就有,“我害你”“你害我”这其实就是“我和你”“你和我”。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认为这是首都土话里读错了,就跟“大栅栏”读成“大时烂”一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土叫法,那不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叫法。

但是后来光头政府退居呆湾的时候,那边呆湾的民众刚经过日本50年的占领之后根本就没几个会中国话的了,所以这中国也要重新教,然后呢,来了一个齐铁根来代表政府在电台里教大家说“国语”。然后呢,这老先生的京片子那就是全读“汗”了,接着在这老先生的影响下,呆湾国语里面那几乎全读“汗”了。结果后来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90年代去呆湾访谈的时候,一听说这事儿。当时就笑道这齐老爷子使劲使过了!因为舒乙知道哪怕在老首都,念白话文的时候,那“和”也是要念“合”而不是“汗”,“汗”只是口语一种念白了的说法而已!

同样,当大家都习惯了西游记里面的种种设定。而这种设定都是来自80年代的老版《西游记》的话,那么任何和这个设定有冲突的东东那肯定会让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觉得不爽,就觉得是错的!就像是后世,那张xx版的西游记,定妆照一出来直接网民一个个的都喊雷。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外国人拍的问题——虽然斯皮尔伯格是世界知名的大导演。但是中国人却有一种潜在的文化“自大”,就是说哪怕是国际大师来拍中国人都知道的东西,如果大师拍的跟中国人普遍认为的不一样,那中国人就会觉得这大师拍出来的东西那就是错的,是大师不懂中国,所以他拍错了!

这就有点像是传统中国和日本。都有很多人熟稔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国传统是赞刘的,说曹操好的并不多。但是在日本那边,更多的是认同曹操的多。如果日本人来拍个三国在中国上映的话,估计那就会变成以曹操为主角的故事,变成赞曹操的故事,这样的一个故事绝对会让很多不了解日本人观点的中国观众觉得这导演这剧组就是胡乱拍。就是瞎改编!

所以,这事儿要改动的话,那真心要面对很严重的一个刻板印象的问题。要面对先入为主的概念的话,那么最好的一个做法,其实是改的近乎面目全非,这样一来就让人几乎联想不起来原来的情节,而是当成一个新故事来看。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大话西游》其实就是一个这么改法的东西,通过对剧情前前后后的各种改动之后,这《大话西游》几乎没有了当初那个取经故事的影子,而是变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港港上映的时候票房惨淡,但是在几年以后却是在大陆的大学里面慢慢的流行了起来,各种有点学术氛围的评价,称之为后现代无厘头结构主义,这片子红的都让周星驰自己有点不理解了!

因此。贾鸿渐如果要弄这个东西,并且在国内引进的话,那么显然要么就是改的面目全非,跟大话西游似的,要么最好就是不要改。但是显然,要是不改或者改的面目全非的话,他就不会去想要拍了!

所以这事儿其实是个非常难得事儿,这说白了,就像是菩萨姐姐准备帮忙推广佛教,但是在佛教没啥市场基础的时候,要推广佛教,这绝对是个难事。而且最大的问题是,现在还不能通过走最高领导人的路线来让最高领导人间接的帮忙推广他们的产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