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二五章 意向性备忘录(1 / 2)

加入书签

欧阳林对于贾鸿渐的说法,表示保留意见。为什么他会这么想?因为他早已经发现了,从这99年开春开始,中国的纪录片市场那就是一落千丈!可以说开始寒冬了!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市场化啊!在以前,纪录片是有点类似政治任务一样的东西,拍出来了虽然不什么钱,但是起码还有地方播,对吧?可是现在呢?在这99年开始,由一个叫做朱明瑛的女人牵头,从海外引进了不少的野生动物的纪录片片源。有了这些片源了,可以说电视台自己都不用再拍纪录片了,而且现在一切都是经济挂帅,他们想不通纪录片要怎么盈利!所以实际上从99年开始,各台基本上都不自己投资也不放什么纪录片了,就算放,最多也就是野生动物类别的类似《人与自然》或者叫《动物世界》这样的片子。这些片子基本都是外国拍摄的,所以国内的纪录片市场一下子就进入了寒冰期了好么!而贾鸿渐还认为纪录片可以投资获利?这是不是对自己太自信了?是不是觉得自己能力强大到了可以对抗大形势了?

欧阳林的怀疑不无道理,甚至现在前任的央视台长杨光心里都有保留意见。说实在的,本来贾鸿渐跟杨光讨论纪录片的这个事儿,是说要三五年之后慢慢再开始的,可是现在突然贾总一改计划,说是要现在就开始,他能不惊讶么?他会不知道纪录片市场进入了寒冬腊月?现在的他那就是为了贾鸿渐的面子,所以没有非常刻意的表现出来诧异的神色,但是他心里早就已经闹开锅了!

他们会这么看,贾鸿渐其实并不觉得奇怪。有时候重生者和这个时代的土著看待事物的差别就是这么明显——实际上作为重生者,再加上有一个前世在电视台里面工作的红颜知己,贾鸿渐还就是知道上沪电视台历史上在02年就于本市的地面频道开播了纪录片频道这么一个专业频道。然后呢,02年开播,05年盈利,08年广告收入过亿!谁说做纪录片就不能赚钱?甚至央视的纪录片频道也是一样。在差不多经过了3年的运营之后,都也是扭亏为盈开始赚钱了!

政治书里说的好,现阶段最大的矛盾就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看到没有,这里面也是有文化需求的!简而言之就是娱乐以及那么一点有文化气息可以让人产生感动以及其他一些赶脚的文化产品!从文化领域里面来说的话,贾鸿渐甚至可以模仿这样的言论进行一个断言——现阶段中国文化市场里面一切不好卖的产品,归根结底都是落后的文化生产力和不断日益增长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是。纪录片这种东西相对来说投资大、拍摄周期长,风险巨大无比。但是其实纪录片在选题合适的情况下,其风险是可控的,而且也很容易盈利的!什么叫在选题合适的情况下?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纪录片肯定要拍点老百姓愿意看也容易喜欢看的东西啊,这样才可能卖出去。对吧?就像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古董收藏热一下子就起来了,那么就贾鸿渐来说,咱们能不能提前投资拍摄一些古董、收藏累的纪录片?这是不是投市场所好?谁说纪录片就一定要耿直的不理会市场风向了?明明有收藏热在前,自己还非要去拍什么服刑人员怎么重新融入社会或者是什么吸毒人员怎么解毒怎么重新开始生活的片子,那也别怪普通老百姓不乐意看。

甚至说起来,要拍这种片子。还想让人看,那手法上必须有改进——就像是贾鸿渐曾经在华夏卫视里面说过的一样美国纪录片什么的,一开场绝对是一个人正准备往什么地方去、准备做什么事儿!然后没有前情提要,没有大概介绍,就直接这么一个开场。然后呢,镜头一切换,来一个“插叙”,开始描述这个主人公以前的生活和背景等等。但是之前最开始那个他要去做什么的镜头还会跟悬念一样勾-引着观众,让观众想知道这货到底去干嘛或者到底能不能干成!这不就是通过叙述节奏以及角度和手法的变化,无端端的生出来了悬念么?哪怕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通过合适的手法那也是能讲的吸引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