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虚拟现实》第24章超级航母(1 / 2)

加入书签

威廉姆斯少校和戴维接到纽约的军事最高司令尼森中将要来哥伦比亚特区视察的消息。

他们也是十分的意外。

这尼森来得这么快?说到就到了。

威廉姆斯少校和戴维在屋顶的停机平台看见了十分年轻的一位将官。

他们不敢置信一个能掌控近十几万武装的人会是刚出头的毛头小伙子。

尼森,也就杰森是上前和威廉姆斯少校和戴维握手。

杰森:“事实上我们有一个十分紧急的任务,需要和你们一起商讨和合作。”

杰森在会议室,十分简要的分析了这未来的战争威胁态势,他只是简要的说了几个重点,其一,全球核弹危机只是国家之间,在病毒危机爆发的最后危机关头,少数国家启动的自毁式攻击,但是因为误解,国家之间早已经对准的核弹头,还是被人为的发射出去了。这就造成了全球性的核子灾难,而这种灾难是不可避免的。在所有的国家政府职能因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生化危机到来时,第一时间就被彻底的瘫痪,而在之后一直未能有效的重新组织起来,这就导致各国的军事力量和国家政府职能之间出现了真空。

实际上各国的军队自己生存了下来,而国家的政府没有了。

其二。人类进入了自发的保护状态,各地区由于交通和通信的中断,各自为战,所以形成了一个个小的战斗单元和团体。这就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部署,让强大的生化僵尸群形成了人类的最大威胁。人类只能一步步的缩小自己的领地,推进黑暗狭小的空间中去。

其三,潜在的生化变异还在幸存的人群中潜伏,这些人群是后期注射过变异病毒药剂的正常人类,他们的变异周期远远的迟于前期的这些变异的人群,所在目前还存在于正常的人群中。

听到杰森的分析,威廉姆斯少校和戴维都被震撼了。

原以为组织人进入地下世界就会进入太平世界,没有想到核弹的威胁即将来临不说,而且潜藏在人群中的生化危机并没有解除。宽且目前各城市形成的武装阵营还在彼此的不合作,还在相互的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

人类能顺利的躲过这些危机的可能性太小了。

威廉姆斯少校和戴维看着杰森,知道他立刻就要进入话题的重点。

之前他提到的需要北美海上军事力量,对航母的要求看来不是凭空说出来的。

在杰森能提供病毒变异解药的前提下,运送这些药物需要大船的说法,此刻威廉姆斯少校和戴维才刚开始理解。

诚然,航母的航速和海控能力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

在人类进入040年以后,全球的军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为亚洲地区崛起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华夏国,其军事和科技力量在00年以后,渐渐的超越了俄罗斯和其它西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屹立在北美的军事强国,米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抗衡。而且其军事科技还有领先的趋势,毕竟华夏族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其人种的优越性,大脑的发达程度不是一般的种族所能媲美的。

米国研究未来高新技术的科学家中,来自华夏国的就占68%。

可见华夏国在此刻的重要国际地位。

所以米国在040年起,改变全球的战略布局,更是大范围的改变远洋的航母编制。

把世纪初期的早期航母逐渐的退役。

之前一般的航母服役50到60年,其主要动力机械已经进入老化和报废期,所以航母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核子能源为动力的航母,其动力系统寿命会长达10到00年,可是舰艇本身的金属早已进入了疲劳期和衰退期,所以即使动力系统正常的航母,到了80年以后,也是会正常的退役的。

其航母上的两个核反应堆也会被废弃拆解。

但是舰载的许多武器,包括战斗机,也随着新武器的开发和出厂而同时给拆卸下来,卖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据杰森在之后的资料中所看到的,040年,米国的航母编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航母群由之前的,一艘主力航母为核心,两到三艘以上的巡洋舰为主体,战列舰,驱逐舰,鱼雷艇,反潜核潜艇,战斗补给舰组成的

远洋航母编队舰群,此刻成为了以两艘航母为核心,四艘巡洋舰或四艘战列舰为主战舰艇,配备六只驱逐舰,八只鱼雷艇,三到五艘反潜核潜艇,两到四只战斗补给舰作为超级集群。

巡洋舰或战列舰除了配备舰载的电子数码精准打击远程火炮系统外,以中远程飞弹发射组为主要攻击火力。而且在舰体的四周和甲板,布满了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火炮形成的防御阵列。

即使上千的攻击机群对舰队实施空袭。舰艇上防御阵列发射的密集弹幕都会轻易的把天空漂浮的任何东西都给射下来,包括看不太清晰的蚊子。

所以米国的远洋舰艇编队以主要防御为主体了。

而且航母的舰载战斗机的数量,保守的估计,在扩大了航母的内部舱室和机库的存放格局之后,机翼能很快折叠的新式战斗机的存放数量,是010年以前,舰载机的八倍之多。

而且航母的飞行平台也有了十分惊人的改观。

之前的主甲板跑道只能最多同时起降两架战斗机,可是目前主甲板下的舱室跑道,也能有四个飞行跑道,加上主甲板上的两个大型跑道外,同时在一分钟内,航母能有十二架战斗机起飞。

舰载的起飞系统改变成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之后(以前都是蒸汽弹射),战斗机升空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