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新概念(2 / 2)
“新概念?”于易有些疑惑。
前世的时候,因为郭小四和韩涵这两位誉满全国的青年作家的代表人物皆是出自新概念,他无可避免的或主动,或被动的了解过。
只是吸取之前的经验,他不敢再想当然的认为两者相同。
“真没听说过?”李合惊讶的问。
于易再次摇头表示确认之后,李合摇摇头详细的为于易介绍了一下。
“还好我没乱认,果然除了名字,其他的都不一样了!”于易见怪不怪。
根据李合的介绍,这里的新概念文学在八十年代初期时,是四大学府的文学系之间的联谊比赛,后来比赛中佳作频出,受到四大学府的重视,发展到四所高校所有专业的一次文学盛会。
再之后第一批从新概念比赛中崭露头角的作家开始纷纷写书,受到市场的追捧,扛起青年作家的大旗。在那批人的影响下,燕京内的众多高校也主动凑了上来,并主动为新概念文学大赛宣传。
就这样,到了九十年代初,新概念文学大赛发展成以四大学府为主办方,囊括了全国高校的文学大赛。
当时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新概念文学大赛,将目标瞄准了中学。恰逢当时全中国的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育投诉极大关注,在多番磋商后,新概念将同等待遇的接受高中生的投稿。并代表全国各大高校宣布根据比赛成绩保送一批获奖者进入高校进行深造。
这就造成新概念文学大热,最高的一年收到初赛投稿超过百万份。造成审阅压力太大,评审难度急增。
经过与商议后,初赛审阅方式也变为高考作文交叉评分模式。评审人员也一举扩散至全国一流名校文学类教授讲师。
经过初赛后,复赛的人数骤减至一千人。这时候的大赛才真正的进入备受关注的时刻。
评委团队变成由四大学府副校长带头,各一流学校中文系资深教授学者,知名作家,各大期刊杂志的主编组成的一百人左右的组委会。
新概念文学大赛也借此契机一举成为国内最大,关注度最高的文学类比赛。
“不瞒你说,这次比赛我们学校的投稿全军覆没,连一个通过初赛的都没有。校长对此极为不满……”
“李老师,这次全军覆没那就等下哈,到时候争取下次让校长满意就好了!”于易察觉到几分了班主任的意图,可他根本没这个方面的想法,故意装起了糊涂。
“校长在开会的时候可是点名批评我了!说于易歌词写的那么好,上次校园征稿的时候写的那个诗歌也挺好,为什么这次投稿的没有他呢?你这当班主任的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空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班主任李合平静的看着于易,不紧不慢的说。
“老师,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写篇作文投稿也不算什么,只是收稿截止日期是二月二十八号,今天都二月二十四号了,就算我投过去,加上邮递的时间,恐怕来不及了吧!”于易苦笑着说。
如果于易本身有那个才华,去参加这个比赛对他本身也有极大的帮助,可事实上他偏偏是水货。在范围性的命题下写作,一个搞不好就露馅了!所以能推掉的话,他是肯定要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