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里仁篇第四(2 / 2)

加入书签

下面的话就是君子和小人在仁上面的区别了,孔子说,一个君子他的中心思想在于仁德,而对于一个小人来说,他的中心思想在于个人利害,所以一个君子对于法度是很敬畏的,因为法度就是仁德的尺寸,但是对于一个小人来说,他只凭利害关系去看待事情,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就可以了。

这个说的还不够,孔子又加了一句,说是一个人如果一味的基于自我的厉害关系而去处理事情,最后招来的只有恩怨。

这个段落主要是讲了一个人在仁的境界修养上要注意的几个点,我们归纳一下主要有要有良好的生活圈子,要从别人的问题看到自己需要注意的方面,处理利害冲突的前提一定是道义,这些都和我们rì常的生活息息相关,说的也比较明白,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但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基于利害关系去处理事情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要千万的注意,因为如果我们在rì常工作中要取得成就,就不能目光短浅,只在眼前的事情上考虑利害冲突,从而忘记了道义jīng神,因为我们都是在社会中生活,不可能今天做了这个事情然后你就消失了,所以还应该“风物宜长放眼量”,从大局入手,从长远入手,在道义jīng神的范围下去做事情,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够长久,我们个人在社会的才能立的住,站的稳。这也是仁的jīng神境界的要求。

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段开始从仁在人人之间的标准转到了仁在社会中的原则和标准,从第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来,仁在人与人之间的标准是仁爱,在社会为政的标准是礼了!我们前面说过,礼不但表述的是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礼的内涵,也就是说是礼的表里一致xìng的问题。我们看孔子是怎么说的。

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的人那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而是靠手段和权术来立国,那么还要礼做什么呢?

我们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我们不至一次的讲过了,孔子所处的时代的问题,基本上礼乐崩坏了嘛!所以孔子在这里发出了感慨,我们往下看,这个不仅仅是感慨就结束了,感慨是为了说明下面的问题。

孔子说,人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关键是你自己怎么能够立得住,这个立得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不要怕自己没有地位,关键是你自己达到了在这个地位上能够立得住的根本了没有,什么根本,就是你的修养,你的学问达到那个地步了没有?达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达到了仁的地步了没有。接着他又说,你不要怕自己没有知己,就是说不要怕没有人知道你,只要你的水平到了那个地步,别人自然可以知道你的。

这个话讲着讲着又讲回来了,我们看这个话的最后是不是和学而篇的最后一样的意思呢?这就是论语的jīng妙之处。论语的前后的连贯xìng是不容大家怀疑的。我们说论语一本书说了什么?就是说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道理。那么这个做人处事总是要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的,所以说环境、机遇、条件都会有一个时间点的,所以当这些东西没有达到的时候,人生的苦闷就出来了,很多人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所以就怨天忧人,所以孔子不止一次的说过,你一定要把你做好,做到位,不要怕没有机会,不要把别人不赏识你,只要你自己做到位了,总会有赏识你的人的,也许有一天你做到位了回头一看,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呢!

清朝学士王国维说过,人的一生可以用三首词来概括,说开始的时候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过程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的时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这个写照。一个人刚出社会,看什么都是茫茫然,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设立人生目标,目标设立后就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jīng神了,这个时候就是孔子多次讲的不要怕没有人知道你,关键是你自己要把自己修到位的问题,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另一个方面就是要积累人生经验,使得自己的为人处世合乎仁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暮然回首”的时候的。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是在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出问题的,出问题不外乎一个是“看得破,忍不过”一个是“想得到,做不来”。就是说这个事情是能看清楚的,也是能够想明白的,但是就是忍不住寂寞,忍不住穷困,最后还忍不住自己的手脚,结果就是半途而废了。所以说我们在社会上去处身立事,在某个阶段的时候一定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凡,甘于在时间中去磨练自己,修炼自己,先让自己强大起来,机会来的时候,你准备充足了,就没有问题了。

五、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一句我们把它单独列出来是要说明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先看这个话的意思,说是有一天,孔子看到曾子走了过来,就把曾子叫住了,对曾子说,参,我的学说一以贯之。曾子说,是,我知道了。曾子走出来后,围在门口的学生都问他,老师说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说的就是忠恕的道理罢了。

这个话就此说完了,可是我们看,为什么孔子不说我的学说就是忠恕呢?为什么孔子说一以贯之,曾子就说我知道了呢?这个问题很大?

我们知道佛学有一个叫传心之法的,后来佛教传到我国后的禅宗也有一个叫参话头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时机一句话就能使一个人悟道。大概是曾子走过来的时候孔子看到他的神态觉得曾子实际已经有所悟了,所以孔子在这里点了曾子一下,但是对于曾子来说,同学们问题他的时候,他没有办法给他们讲清楚,因为他们没有到那个地步,所以没有办法说,就敷衍了同学们一把而已。

这一段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我们刚才讲了,孔子在讲仁的时候又说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又讲到了道,我们说道就是仁的本体,仁就是道的使用,那么曾子看起来是对仁的本体是悟出来了,孔子也观察到了,所以孔子才把曾子叫住,和他有了一个谈话。就像佛学里的“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一样,因为曾子懂了,孔子也知道了,所以师生就有了这么一个对话。至于曾子懂得了什么?孔子又传了什么,这个东西我们现在的人,到不了那个境界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这句就讲到此为止吧!

六、取义让利,见贤思齐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两句话其实意思比较明白,君子处理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义,小人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利可图。后面说的是我们看到一个贤德的人就考虑自己应该达到他那个地步,而我们看到一个不贤德的人自己内心就应该自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问题呢?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第二个问题可能我们平时都可以做到一些,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行径很恶劣的人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在自己的内心想一下,大部分人想的是好在我还不是这个样子,要不然丢死人了。可是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呢?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名,天下攘攘都为利。”这个问题上我们今天的社会很难去讲,还是我们上面所说过的“风物宜长放眼量。”做人应该做到的是“求名应求万世名,求利应为天下利。”人还是需要一些这样的jīng神的,我们看到许多富有的人将财富回馈于社会等一些问题,我们就应该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财富积累,而且会基业长青,关键就是在义的前提下做长久的天下利的事情,这个是我们目前需要注意的。千万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这样不会长久的。

七、孝的基石作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我们看孔子讲仁的时候话题一转又开始讲孝了,我们知道,孝是中华民族jīng神的基石,所以说无论是仁还是礼,孝都是具有基础xìng的作用的,如果没有孝这个前提,那么再讲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空中楼阁的事情。我们来看孔子从仁的境界里是怎么来讲孝的。这个和以前是有一些区别的,不是孝的jīng神的区别,是则重点的区别。

孔子说,我们侍奉父母,看到他们不对的地方,就要委婉的讲出来,如果奉劝没有作用,还是要恭敬的对待父母,去承担他们的后果,并且不要有怨言。

这个话和前面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应来看,南怀瑾先生关于父亲去世后三年,不改变自己在父亲在的时候的志向就对应上了。如果我们把“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解释成三年不改父亲走过的道路的话,和这个就相悖了。

说到孝,我们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父母确实在一些事情上也会有问题的,这个我们都应该有体会,那么作为子女,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劝阻要委婉,尽力去劝,如果不行,就要准备着自己承担这个问题的后果。这就是孝在仁这个境界中应该做的。

我们往下看,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确实要出远门的话,应该对父母有一个安顿的方法。南怀瑾大师的这个说法很好,因为我们出门,去什么地方这个应该在出门的时候就有方向了,所以说“出门要有个方向”这个解释不是很恰当的,那么这个“游必有方。”就应该是出门的时候要把父母的事情安排好的意思。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个问题又来了,上次说的是父亲去世后,那么这次说什么呢?我们刚讲了要出门,那么这里说的就应该是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自己的志向应该和在父母身边是一样的。这样一方面能够时常怀念父母,怀念在家的时候,另一方面也就是孝敬的表现了。

孔子下面说,我们对父母的年龄要知道,一个是为父母的年高增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衰老了而感到悲伤。

我们看这个段落,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很感慨,人生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了,我们看到的这些我们在父母面前的心态和表现,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呢?从小父母都在做我们的榜样,力求我们能够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从呱呱坠地开始,疼爱有加,到了chéng rén离开家门,那种思念和担忧不知道比我们对父母的思念要深厚多少倍呢?

孝在中华民族jīng神里占的重要地位我们在这里就不说了,我们知道这篇是讲仁的,那么孝在我们达到仁的这个境界里是出于什么样的位置呢?孝就是仁的基石,是仁的前提,做不到孝顺,那么什么都不用提了,还讲什么仁呢?还能怎么去为人处世呢?

八、

仁也要讲方式方法的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yù讷於言,而敏於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上一段讲了仁和孝的关系,这段又开始讲仁和信得关系了。我们知道孔子在前面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里孔子再一次提出来守信的问题,并且特别指出,一个仁的人在守信方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轻易承诺什么,因为承诺了就必须做到,所以孔子说以前的人不随便说话,也就是不乱讲话,为什么呢?为了是怕自己说了做不到。我们常说的“一诺千金”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自己讲话也很谨慎,如果还会出问题的话,那是很少见的事情。君子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君子说话很谨慎,看着好像很迟钝的样子,但是做其事情来却很敏捷勤快。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我们称之为满嘴跑火车的人,说话不着边际,不懂装懂,整个一个大忽悠,但是要做起事情来早不不见人了,这也是目前社会浮躁的一个写照。

最后这两句是里“仁篇”的一个总结了。我们从“八佾”篇里就可以看出来,一般情况下,《论语》每篇在总结的时候,总是要把这个篇幅的中心思想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点出来,等于是正反的比较,正是我们说的什么事情都不可过分,拿捏到分寸为最好。

我们看第一句“德不孤,必有邻。”我们知道,一个人道德学问很好的时候,往往有时会有些清苦,真正学问修养好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孔子这里说,其实仁的人是不孤独的,因为一定会有和你一样的人,当你们认识了,你就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最后这一句是子游说的,子游说对待君主如果劝谏过多,就会遭到羞辱;对待朋友如果规劝的过分,就会彼此疏远。这个我们应该深有体会,人人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人人都喜欢别人顺着自己说,如果你老是在说别人的不是,如果这个人是你的上司,那他就会在权利的框架内对你不利,如果是你的朋友,那他就不跟你玩了。这个我们一定要注意啊!不是说我们不能劝谏上司或者是朋友。关键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方法。人人都有面子,谁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灵活的去处理问题,这样你的上司和朋友都会感激你的。但是如果你不说行吗?不说就是滑头,就是违背了仁者爱人的准则的,所以说说还是要说,关键看怎么说了。

这篇里仁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回头简单看一下,仁是孔子儒家学说的至高思想,是上升到了具有宗教成分的主题思想。所以达到仁的境界是很难的,我们在一些章节里可以看到,孔子无论是对自己的学生还是对那个时代的优秀人物的评价的时候,在谈到仁的时候都是说自己没有看到他们达到的仁的状态。

还有一个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仁的中心思想里面的最高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爱人,这个在我们的《八佾》篇里也有类似的学说,说我们不能看不起失礼的人,我们要教育感化这个失礼的人使得他转变成为懂得礼的人,同样对于仁者来说,也要更加爱护和关心不仁的人,教育和感化他们向仁的方向前进。

接下来孔子的学说的完整xìng我们在这一篇里完全可以领略一二,孔子讲仁的时候,不是空洞的,不是抽象的,而是从人的本身角度来论述仁的作用,在这个论述中,孔子把义、礼、信和孝的jīng神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直指我们为人处世的各个环节,同时也说明了仁的境界中这些自我的修养都应该达到很高的标准。

最后孔子又讲了仁的使用注意的方法,就是说虽然仁者爱人,但是这种爱,这种教育与感化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如果不顾及一个人的自尊,本身就是在做不仁的事情。用不仁的方法来教育一个人达到仁的地步,你本身就站不住,怎么可以让别人站的住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