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皇后之劝(1 / 2)
御书房里,杨广心情烦闷地背着手来回踱步,他做梦也想不到杨元庆会辞官,而且理由让他无法拒绝,这让杨广感到很没有面子,而且心里也有—丝懊恼,如果就这样把杨元庆放走,实在有点可惜了,杨元庆还有大用,至少在对付关陇贵族上,他和自己是—条心。
这时,萧皇后端着—碗参茶走进了御书房内,在御书房门口,燕王杨做则躲在门外,提心吊胆地偷听祖父母的谈话,是他去把皇祖母找来,他希望皇祖母能替他留住杨元庆。
几名宦官恳求他要么进去,要么退下,这么鬼鬼祟祟躲在门口,让他们怎么交代?杨僬却狠狠瞪了几个宦官—眼,不理睬他们。
萧皇后和杨广成婚已近三十年,她很了解自己的丈夫,丈夫此时的表现正显示了他内心的焦虑和犹豫不决,她知道该怎么劝他。
“陛下,现在已是深秋时节,站在窗口可是要着凉。”
萧皇后将—件外裳替杨广披上,杨广却不想披,他将外裳拿下,放在御榻上,他坐下来,叹了。气道:“其实膜对辽东大计—点把握都没有。”
只有在妻子面前,他才偶然会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若杨元庆辞官而去,—旦关陇贵族出现反弹,他手上就少了—把镇压关陇贵族的利剑。
萧皇后坐在丈夫的身旁,柔声道:“圣上是为杨元庆的辞官而烦恼吧!”
杨广—怔,皇后怎么会知道?他目光—扫,看见门口地上有—条少年人的身影,他心中便明白了,这个小家伙居然去搬救兵。
杨广也装作不知,便点点头道:“联也不愿意他辞官,但联又不想太纵容他,所以内心很矛盾。”
萧皇后微微—笑,“臣妾觉得陛下有些事情没有看透。”
“什么事没看透?”杨广奇怪地看了妻子!眼。
“臣妾和杨元庆的妻子裴氏见过几面,和她聊了不少臣妾发现山东士族之间盘根错节,—荣俱荣,—损俱损,裴氏的母亲是太原王氏嫡女她祖母崔氏又是清河崔氏嫡长女,她的兄长是娶范阳卢氏嫡女,裴家长孙之妻又出身博陵崔氏,山东士族名门互相联姻,关系极为密切,而杨元庆是裴氏女婿,而他本人也属于山东士族,臣妾从他妻子的口气中便感觉出裴家对杨元庆非常重视而陛下只考虑杨元庆如何如何臣妾就想提醒陛下,他身后其实是整个山东士族集团的利益。”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萧皇后的—席话惊醒了梦中人,杨广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裴矩主动请缨去西突厥,裴蕴又是如此表现,自己打压杨元庆其实就是在打压整个山东士族。
杨广也是—个极为聪明之人,他只要想通—件事,后面的因果关系他都能——看透他又坐不住了,负手在房间里来回疾走,打击关陇贵族,光凭自己的—己之力显然还不够,他还需要借助其他政治集团,南方集团势力太弱,而关陇士族如京兆韦氏—杜氏,河西李氏,他们又和关陇贵族的关系太密切,唯—能借助之力,就是山东士族,自己竟忽略了杨元庆竟已是山东士族—员。
如果真让杨元庆辞官,这无疑是在关键时刻对山东士族的—次沉重打击,对自己大计极为不利,不能,决不能放他走!
这—刻杨广想通了,下定了决心,他瞥了—眼门口的影子,故意叹道:“可联就这样迁就他,又太没有面子,联决定还是放他回家三年……”
话音未落,杨谈便冲了进来,跪倒在地上求道:“恳求皇祖父挽留住他,莫让大隋再失—栋梁。”
杨广回头看—眼萧皇后,萧皇后无奈地苦笑—下,算是承认她是被杨做请来。
杨广脸—沉,责问杨谈:“你是联的长孙,有什么事为何不堂堂正正来找联,却把皇祖母搬来,还鬼鬼祟祟躲在门口偷听,又不经许可冲进联的御书房,这就是你皇长孙的风范吗?”
杨谈低下头,“孙儿知错!”
杨广只是告诫他,哪里会真的处罚他,便拉长声音道:“既然你知错就算了,念你年少,联不追究你,就和你谈谈正事吧!”
杨广沉吟—下又问:“那依你之见,联怎么用杨元庆,再用他继续为御史吗?”
杨谈心中早有想法,他连忙道:“皇祖父,淮南之桔到了淮北则称枳,水土使然,杨元庆本是—镇统帅,皇祖父却用他为文臣,他所以才萌生去意,孙儿也明白皇祖父是担心他在丰州任上时间太长,其实皇祖父可以实行边镇轮换制,丰州三四年转为代州,代州三四年再转到凉州,如此,边镇也不会为患,望皇祖父察之。
杨广赞赏地笑了起来,不愧是他的皇太孙,才十岁便能有如此高明想法,边镇轮换,不错,不过他毕竟是孩子,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周全,现在考虑杨元庆之事,更多是需要从山东士族的立场来考虑。
杨广便点点头笑道:“依你的意思是,再重新任命杨元庆为边帅?”
“正是如此,别,儿推荐他为代州总管,北御突厥。”
杨广背着手走了几步,最终他摇了摇头,“如果联真要再任命他为边镇主帅,联不会考虑他去代州,联会让他为杆州总管。”
萧后和杨谈退下去了,杨广独自—人坐在御案前思考,如果真要任命杨元庆为幽州总管,那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正如妻子萧后对他的提酲,杨元庆的背后是山东士族,那么就有必要把他视为山东士族的代表人物。
从本意上说,杨广现在是很愿意把杨元庆定位为山东士族,让他率领山东士族和关陇贵族对抗,使山东士族成为自己皇权的—大支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