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听雨(1 / 2)
有钱是好事,但收铺子却是个难题,西城店铺看似一家一家没什么交集,但却是如同一条船上的蚂蚱,暗中系的稳稳的,虽说每一条街道上的店家都对旁边的铺子清楚得很,无论是进货卖价,放出去的银子都能背下来,细微心眼比起庙堂上的暗流涌动丝毫不落下乘,但面对新开的铺子却是奇妙得很,心口一致对外,听说余锦要来问铺子的事情,马上苦着脸色连连摇手,都说这生意不景气,其实余锦也清楚,他们闲着的铺子要留给官府或者有钱的公子哥心血来潮时给他们开大钱,面对余锦这一百两银子一点儿胃口都没有。
一直到快要日落的时候,余锦嘴皮子都要说破了,才遇着个有些兴趣的买家,那老头子说有家店铺闲着也是闲着,因为地儿不好在巷子里头所以也不准备留着坐地吃价,看在余锦说得真诚的分子上,可以便宜些给他。
到了地方,余锦感叹还真是巷子里头,不过这也太里头了点,和外头的繁华景象简直如隔世,周围开着零零散散几家铺子,连百姓居所都不怎么多,不过景色倒还不错,在如此寒冷的冬季也有许多梅花盛放,大树铺张,加上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好地方了,价钱也还算公道,六十两银子的铺子租价加上五两银子的修装费用,对于余锦来说正是可以接受的范围。看过铺子之后,等到和老头子商量好,签了张契,就算开门了,较之其它大商贾店铺开张时的张灯结彩宾客满座太过寒酸了些,余锦倒也不计较这些有的没的,瞧见天色已黯淡下去,在老头子家里吃了顿平常饭,就开始打扫铺子,到深夜才打理完毕。
整理两日,琴也购置得差不多了,余锦看着那光秃秃的招牌,心思一动,研墨铺纸写下“听雨”两个字,贴在招牌上挂在了高头。
第一个客人是那个老头子,老头子抚了抚稀松的几缕白须,在铺子里头逛了两圈,点头道:“年轻人有些意趣,这铺子里的风格很像那些大文豪的书房,加上外头那有板有眼的‘听雨’二字,老朽在这里就先祝你开张大吉了。”
余锦摇头苦笑道:“您就别搁在这说风凉话了,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我又不是酿酒的,我一个卖琴的,总不能每天找个茶楼里头有名的琴师在这里弹琴吸引客人吧,所以估计这开头一段时间的生意得亏出血来,而且旁边几家铺子都不太瞧得上我这个看上去就是个门外汉的小家伙,他们开棋行的开棋行,卖茶叶的卖茶叶,本来与我都算是一赚俱赚,但现在呢,连个打招呼的都没有。”
老头子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平常百姓没什么底子,做生意本来就要像文火煮茶一样久而久之才会有香气扑鼻,你就别着急了,好好开着铺子,以后只要有了几个老顾客,让他们觉得你这儿的琴还不错,后面自然就水到渠成,哪个做生意的刚刚开张就有如此多的抱怨,这样的店家做不长的,这儿风光也算不错,每天弹弹琴看看风景,也是修身养性嘛。”
余锦觉得自己和这老头子有点无法交流,修身养性这种话放在生意人嘴里就是放屁,也许是他们年纪大了的人对于钱财看得就会淡了些,毕竟赚的钱再多自己也没多少时日可以挥霍了,而且对于那些年轻人热衷的事物也不太关心,所以修身养性这种老学究的学问自然就经常被他们挂在嘴边上。所谓人与人之间隔上十年的年纪就没什么可以聊的东西了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忘年交最是难成。
余锦送走老头子,取了一把桐木材质的普通木琴,这种琴虽然值不上多少钱也比不过那些名贵宝琴,但他却十分喜欢这种琴弦拨动时的音色,有些像夏日蝉翼擦过树叶的响动。
他拨动琴弦,手有些生,一边想着以后这铺子怎么做得大些,一边又想着林堡现在跟着那叶苏绍是不是已经到杭州那边开始学剑了,他那小子嘴上说得一套一套,但真要他去吃那个苦头也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咬牙坚持得下去,左想右想心思驳杂,那琴弦上的音律也就开始乱了起来,开始还有些意味可言,过了一会儿就成了杂乱无章的乱弹一气。
余锦摇了摇头,收琴,抬头时看见门外有个人站着,吓了一跳,差点把木琴都吓出了手,定眼看去时,发现是个女子,穿着普通的外衫,普通的布鞋,一双还算挺好看的秋水眸子看着他,瞧见他也看了过去,收起目光,望向别处去了。
余锦认识这个女子,是旁边开茶铺的,虽然和其他店家一样从没跟他打过招呼,但不是那种刻意为之的举动,那些店家都是对着他拉长了脸,可是自己一边聊起来都是欢声笑语,而这个女子不一样,一眼看过去就给人一种冷淡的感觉,也很少看见她出铺子,和别人说话,遇着买茶的顾客都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上几个字,总之冷冰冰的,和这冬天一样。
想了一想,既然他们都不怎么搭理自己,那自己就去搭理下他们吧,有个说得上认识的同行,做买卖也安稳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