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六月六(1 / 2)

加入书签

整个马尼拉一片欢庆,易知足却在清净的马拉卡南宫里写着报捷的折子,舰队里不乏宗室勋贵子弟,让人抢了先可不是什么好事,细细将马尼拉之战以及与西班牙总督乔恩斯的谈判签约情况如实奏报之后,想想,他又另外取过一份折子。

吕宋战事目前已成定局,但西班牙究竟会不会轻易放弃吕宋,会不会大举兴兵争夺吕宋,却是未定之数,易知足将自己的担忧写了份密折,并提出,先巩固吕宋,以观英吉利、荷兰、法兰西、美利坚等西洋各国的反应。

同时还将成立临时吕宋总督府,发布民族平等、尊重民族风俗等安民告示,笼络吕宋民心之举如实禀报,顺带还提了一笔准备在吕宋发动土地改革,消灭吕宋贵族精英阶层,巩固在吕宋统治的计划。

最后,他恳请道光下旨,积极鼓励移民吕宋,以充实和开发吕宋,并在彻底占领和巩固南洋之后,在南洋建省设府置县,从而将南洋群岛正式纳入大清疆域。

一口气写完,他正审核着有无遗漏之处,有无需要修改之处,林美莲进来禀报道:“侯爷,黄殿元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易知足随口吩咐道,说着,划根火柴点了支香烟。

缓步进来,黄殿元拱了拱手,道:“大掌柜,民族平等,会否打击南洋华人的积极性?”

易知足听的一笑,伸手让座之后这才含笑道:“有容兄该不是鼓动我将南洋土著全部屠杀了罢。”

“不能延续西班牙那套做法?”

“不能。”易知足缓声道:“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足以说明那种模式行不通,我早就说过,要么屠杀,要么善待,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黄殿元试探道:“大掌柜该不会是打算在南洋采用西南的土司制度吧?”

“出征南洋之前,我就曾上折子建言朝廷实行边政改革,对西南和西北边疆实行改土归流,移民实边、驻军、设省等举措,取代以将军、都统府衙、土司、以及驻藏大臣等建置统御边地的做法,岂会在南洋实行土司制度?南洋必然是建省设府置县。”

说到这里,易知足反应过来,含笑道:“有容兄莫非是想为南华会在临时总督府安插人手?”

“大掌柜明鉴。”黄殿元正容道:“南华会不乏人才,吕宋既是组建临时总督府,在下也想举荐几位人才。”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缓缓摇了摇头,道:“这事可不好办,朝廷在南洋会建省设府置县,正式委派各级大小文武官员,南华会成员既无功名又无虚衔,你让我如何保举?”

还有看了他一眼,道:“大掌柜难不成不打算委任一些吕宋土著为官?”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还真没这个打算!”

黄殿元一楞,迟疑着道:“那如何能够笼络人心?稳定吕宋?”

“稍后你就知道了。”易知足不想透露土地革命的打算,顿了顿,他接着道:“南洋这一块,你无须担心,本侯素来不喜为他人做嫁衣,南华会是帮会,没有必要与朝廷有纠葛,至于南华会的利益,我自会考虑,你无须担心。”

黄殿元其实是想借着临时总督府来扩大南华会的影响力为南华会谋取利益,听易知足话里话外有敲打的意思,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南华会与元奇只是合作利用的关系,当即他将话头一转,“大掌柜准备何时进行大规模移民?”

“移民不是小事,急不得。”易知足弹了弹烟灰,道:“南洋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足有数省之地,至少需移民数百万,如此大规模的移民,需的与朝廷协作,制定一个详细的移民计划。”

送走黄殿元,易知足仍然在琢磨移民的事情,南洋移民不是小事,数百万人大规模移民更不是小事,而且耗费的钱财也不是小数目,移民费,朝廷即便是肯出,也只是表示一下,大头最终还会落到元奇头上,光是想想就让他有些头痛。

再一个,还有一点也是要顾忌的,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会不会影响拜上帝会起义?最好先从北方开始移民,想到这里,他心头一亮,折回房间又提笔写了一份折子——论移民与治河。

吕宋大捷的红旗捷报经飞剪船直接送达上海,随即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不过十日间就送达京师圆明园。

圆明园,亲政殿,芳碧丛。

虽是盛夏,芳碧丛却是凉爽宜人,前面庭院里奇石林立,翠竹掩吹,清幽雅静,房间里,看完易知足从吕宋马尼拉送来的红旗捷报,道光不由的暗松了口气,一战就轻松打败西班牙军队并生擒西班牙总督,看来占领南洋也用不了多少时日。

待看完易知足的密折之后,他脸上却露出了几分凝重之色,民族平等?尊重各族风俗?也就是说在南洋,不以满族为尊,不剃发易服!至于后面的在吕宋发动土地改革,他草草看过,便放下折子去翻寻其他人的折子。

奕增、常保等宗室勋贵子弟皆有折子,对于临时总督府的安民告示也都详细奏报,一一看过之后,道光脸色有些难看,沉吟了一阵,又拿起易知足的论移民与治河的折子。

这份折子中,易知足说根治黄河在于治沙,提出迁移黄河中上游尤其是黄土高原的的百姓到南洋,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广种林木草皮以保护水土不流失,移民与治河,一举两得。

道光一份份折子细看,跪在下面的穆章阿可是有罪受了,只跪的浑身僵硬,窥觑到道光的神情不对,他自然是清楚问题出在临时总督府的安民告示上。

“这几份折子你都看看。”道光闷声道,意识到他跪的时间过长,又补了一句,“平身,赐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