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有发动机(1 / 2)
雷远航很清楚国内在工业基础和工艺上与欧美的差距,虽然相比八十年代国内现在的工业基础已经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国内到现在为此依然还没有具备生产超大煅件和大型型材的能力,这些工业上的短板将会极大的制约运十项目的发展,等到运十在将来定型量产时这些短板还会加大飞机的总装难度!
面对着这个年轻的老板,雷远航初次感觉到换了个私人老板的好处,在之前搞运十的时候这个要论证、那个要决策,虽然有些论证是必须的,但更多的论证就是在浪费时间,更不要说某些领导们屁都不懂还不时跑过来瞎指挥,你跟他们讲科学,他们就跟你讲政治、讲级别!
而坐在雷远航面前的年轻人让公司各部门做好运十研发后勤保障的同时从不瞎指挥,研究所里需要采购的设备和仪器也没有拖泥带水,虽然他知道徐先生是一个很好打交道的老板,但雷远航绝没有一点轻漫的意思,他很清楚徐先生能打下这份家业就绝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人物,现在徐先生能对研究所有求必应是因为对方重视运十!
雷远航把之前试制运十的困境讲了一遍之后,又接着说道:“徐先生,国内的工业基础决定了我们在大件上只能采用拼接工艺,飞上的一些主要承力件在拼接后会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为了消除这些隐患不得不采取加固措施,虽然那些隐患是消除了,但是飞机的净重却在不断的增加!
飞机的净重增加也就是意味着运载量的相应减少,当时我们不得不修改设计方案,缩短了运十的机身长度这种不得已的修改也算是在技术工艺和设计上找到了平衡点,不过我觉得这么做并不是长久之计!”
徐宏文认真的听着雷远航的所说的话,知道了这些有关运十的辛密或者说是无奈后,他也为国内的工业基础捏了一把汗,徐宏文虽然不懂但也知道万吨水压机在所有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可称之为国之重器,恐怕就是让徐宏文挥舞着美钞恐怕也没那个国家肯卖!
即然已经下了注要搞运十就必须要搞出个样子来,但是想要提升国内的工业基础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搞起来的,就像国内已经有了万吨水压机,但是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去搞两万吨、三万吨也是非常难!
想到在国内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工业技术上的瓶颈,徐宏文只能把心思转到国外,想了半晌这后他才想起苏联还没解体几年,这个时间正是从苏联解体出来的几个国家正乱的时期,想想苏联这个巨无霸曾是跟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搞衡的国家,在徐宏文的记忆里苏联的轻工业虽然不怎么行,但是在重工业这一块苏联却是独树一帜的!
想在欧美买超大型水压机是完全没戏,徐宏文只能把目光放在了乌克兰和俄罗斯,想到这些的他知道这些事说出来还太早,而且徐宏文也清楚做这样的事光靠他是不行的,即使他有钱但在前苏联他根本没有人脉,徐宏文想买的都是国之重器,这就需要打通那两个国家一些关键人物的关系!
按下心中的想法后,徐宏文说道:“雷叔,工业技术上的事我们想办法,你们研究所最重要的工作的就是把运十搞好,尽快让飞机重新开始试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