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周(1 / 2)

加入书签

林晓玲的《我们俩》拍摄接近尾声,九月中旬之前就要拍完,接着进行后期制作。

实际上,这段秋天的情节放在十月份来拍最好,深秋时节的氛围和离别的剧情吻合,更能衬托出角色心中的悲苦之情。

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会被评价为情景交融。

电影同样如此,能做到情景交融,就产生了一种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不过,这部片子要在十月份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所以要在十月中旬之前制作完成。

错过了这个国际性的电影节,只能等到明年了,像这种小成本影片,在戛纳和柏林这种电影节上出头的机会不大,竞争太激烈了。

东京国际电影节主要面向亚洲的影片,相对来说拿奖要容易些。

在《我们俩》的结尾,女孩子找到了新的住处,搬出了四合院,老太太的精神垮了。

这时候,老太太的孙子结婚,要把院子给腾出来。

老太太离开了住了一辈子的四合院,搬到了乡下,没有了寄托,身体和精神都不行了。

女孩子有次回四合院看望老太太,才知道老太太不在了,就坐车来到了乡下,此时的老太太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话了。

一老一少就那么对望着,即便心里有千言万语,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一天,拍的是在四合院的最后一场戏,女孩子来找老太太,却只遇到了老太太的女儿,问过之后才知道老太太早就搬到乡下去了。

老太太的女儿是找来的临时演员,在影片里只出现一回。

这场戏演员不是重点,重点是四合院的场景,院子里房间的窗户上还贴着红色的喜字,表示老太太的孙子结婚了。

院子里的摆设发生了变化,说明这里换了新主人。

看起来似乎还是那座院子,却完成了一桩新旧交替,老人给后辈让出了生存的空间。

摄影机绕着四合院转了一圈,似乎带着恋恋不舍,最终还是消失在了远处的天空之上。

这一段拍完,四合院就要恢复原本的模样了,电影学院的学生把张贴的喜字,还有院子里的各种道具收拾起来。

有些道具是租来的要还回去,还有的道具卖废品也能省点钱。

徐晶蕾在房间里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前两天已经带回去一部分,这次把剩下的一起带走。

这部片子从去年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这间屋子是她一手布置的,总有些舍不得,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就过去了。

想想去年在学校里碰到林晓玲的场景,就像昨天一样,对她来说,这一年的变化很大。

除了这部戏,她还在拍赵宝钢执导的一部电视剧。

《卧虎藏龙》播出后,她虽然没有大火,却也有了一些知名度,接到了几部戏约,有主角也有配角,她想了想,还是推掉了。

倒不是因为片酬的问题,就是觉得不想演。

对于还没有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么做有点奢侈,对其他学生而言,能有戏演就不错了,没有资格挑挑拣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