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祸起萧墙(一)(1 / 2)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然而,令身在千里之外的林树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的是,几乎在他们隘口遇袭的同时,睦王被他的叔叔,昔日的颖王,如今的江陵王李舒强行留置在江陵城内的消息就传回了长安朝中。只是由于接到这个消息后,朝堂之上起了激烈的争执,才耽搁了向林树为首的西路使团传达消息,使得他们至今仍如坐针毡、坐卧不安。
同远在千里之外的林树差相仿佛,大明宫里的皇帝近几天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
以中书令、晋国公李进忠为首的大多数朝臣闻知睦王被原因不明的留置在江陵城之后,都主张立即调兵围剿江陵城,逼迫李舒交还睦王,同时,将李舒的母亲丽太妃和妹妹长宁公主收监拘押充做人质,停罢与吐蕃的和亲之议。
而以柳毅为首的少数几名大臣则坚持认为江陵王把睦王留在江陵城,不过是出于兄妹亲情的考虑,想以此奉劝皇帝收回远嫁长宁公主的诏命,叛心未露,反迹未明,如果此时朝廷贸然派兵征讨,一则极易逼反江陵王,二则于睦王的性命安危不利。因此,他们主张充分利用江陵王的生母和胞妹都在朝廷掌控之下的有利条件,恩威并施,以抚为主,派重臣前往江陵游说、诱使江陵王主动放睦王南行,以完成修好吐蕃,安定南方的使命,使朝廷能够腾出更多的兵力全力平叛。
凭心而论,皇帝以为柳毅等人的分析更接近于实际。江陵王颇具军事才干,这一点无可置疑。自从两年前先帝任他为天下兵马元帅,率军成功收复东都以来,在他主持下,北讨叛军。南抗吐蕃,虽未取得过大捷,也使得朝廷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形势下,在南北两个战场上均与对手拉锯相持。堪堪战了个平手。
然而,正是由于李舒掌过军、打过仗的原因,他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以他目前的实力想要扯旗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漫说他仅有二百户的食邑,麾下甘受其驱使的兵士不足两千。即就江陵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东南西北四面均有各道节度使的重兵把守,只要长安城中传下一纸诏命,四路并进,官军不出一个对时就可拿下江陵城。以李舒的头脑分析,在这样的形势下,他断不致做出公然与朝廷作对这样的蠢事。
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一个:他想以软禁睦王来劝谏自己,停罢与吐蕃的和议,或者至少拖延长宁公主远嫁外藩的时日?不对,以江陵王目前的处境而言。他似乎更应该安分守已地做好他的藩王才是,犯不着卤莽地以软禁皇长子、朝廷钦命的和亲大使这种方式来要胁朝廷,那样只会引来朝廷对他的猜疑,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连这种可能性也可排除的话,李舒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皇帝屏退众人,把自己关在延英殿里,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翻来覆去地想着江陵王留置睦王的各种可能性,直至太阳落山,也没琢磨出个头绪来。
吴孝忠和王保儿两人一前一后嗫手嗫脚走了进来。今儿谢良臣被李进忠唤去商议清理宫务的善后事宜。只得由吴孝忠临时顶班跟着皇帝侍候。他才入宫当差不久,对大明宫里的诸种规矩还不甚熟悉,走至皇帝面前,躬身回道:“启禀万岁。南内的太妃娘娘派人过来求见,现在殿外候着。”
皇帝眉棱一耸,没做理会,反而向他身后的王保儿问道:“你有何事回朕啊?”王保儿是他亲自挑选来的贴身小宦者,专门负责皇帝日常的起居琐事。
王保儿最近可谓喜事不断,先是干爹尚敬被赦。入大明宫做了内常侍,没过几天,他又被皇帝钦点从后宫调至皇帝跟前当差。这些天来,乐得他每天早晚都要悄悄地焚香礼佛,暗自祷告一番,指盼着能够从此飞黄腾达,好运连连。
“眼下日头已经落山了,不知爷的晚膳要放在哪儿用,奴才好去向尚膳房交待一声。”王保儿眉眼儿间堆满了笑意,小心翼翼地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