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放牛班的春天(一)(1 / 2)
咦,他是哪位导演?有说是什么题材的电影吗?”袁叶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国外肯定不会有宫斗剧,也不会有历史剧,这个导演来找自己拍摄的一定是一个自己没有尝试过的角色。
“这个导演叫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以前并没有拍摄过长篇电影。但是我查过一些他的资料,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古典吉他手。具有正统音乐教育背景的他,曾与老搭档雅克?贝汉共同制作《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等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
至于这个电影具体拍摄的内容,我想我还是把剧本传给你,你自己看看吧,我觉得很有意思!我顺便把导演的联系方式留给你,你看完以后记得给他回个电话。”刘姐边说边把剧本传给了袁叶,让袁叶先看看内容再决定是否出演。
袁叶把剧本打印出来之后,第一个注意到的便是影片的名字《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什么意思?是说一群放牛的小伙伴们遇到的美好故事吗?不再猜测,袁叶翻开剧本,认真的看起剧本详细的内容。
剧本采用倒叙回忆的方式,一开端便是世界著名指挥家苏瑞?莫昂克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她的旧友佩皮诺送给她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看到这里,袁叶不由得感兴趣起来:这个剧本好像讲的是一个音乐家童年的故事,有意思。于是,袁叶赶紧浏览下面的剧情,迫切的想要把整个故事看完。
故事中的老师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学校的名字叫“池塘畔底辅育院”。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或者是一些问题少男少女。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看到这里,袁叶更加的激动了,用音乐打开人的内心世界。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方向,能在电影中体现出来真是太妙了。
马修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苏瑞?莫昂克。苏瑞虽然是一个女生,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但是同时她十分顽皮,特别喜欢恶作剧,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的性格。而且苏瑞还特别的倔强,面对校长的高压暴力。她也是咬紧牙根毫不屈服。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苏瑞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苏瑞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孩子们渐渐的乐观起来,大家不再恶作剧,一个个都变得十分的善良友好,他们都爱上了音乐。
然而,正当一切都在向美好转变时。一次意外事件把马修打回原形。由于自己的疏忽,校园着火了,马修被校长解雇,并被要求立刻离开校园,不得再见到孩子们。临走前他带走了佩皮诺。也带走了孩子们的希望。这里重新成为“池塘之地”,但是毕竟,只要不放弃,还有希望!
看完了剧本之后,袁叶深深的陷入了沉思。毫无疑问,自己是十分喜欢这个剧本的,也十分喜欢这个苏瑞?莫昂克这个角色,但是自己的年龄是不是偏大了?自己已经二十来岁了,而影片中的主人公明显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自己到底要不要挑战一下这个角色呢?
想了想,袁叶决定还是先拨通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的电话,看看他有什么要说的。毕竟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一定有自己的见解。他之所以会找自己出演这个只有十三四岁少女,肯定有他的理由。
拨通了电话后,袁叶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导演你好,我是袁叶,很开心你能够找我出演你电影中的角色,我也很喜欢这个剧本,不过还是有一些问题想问问你!”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听到袁叶很喜欢《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高兴的在电话那边大喊了一声“耶”。要知道为了寻找这个主角,他们这部电影已经伤透了脑筋。这部电影的主角原本是一个小男孩,但是找来找去,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符合条件的角色。最终导演在听了袁叶演唱的《光明之都》之后,才发现这个女孩除了性别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和男主角太符合条件了。天使般的面孔、天籁的嗓音,一切一切都太符合了。所以他立刻修改剧本,把男孩改成了女孩,改完了之后就找到袁叶,希望她能出演。甚至它还做好了这样的打算:“如果袁叶拒绝不愿意出演,他愿意放下手头的工作亲自来到中国劝说袁叶,直到她同意为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