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开科取士(1 / 2)
纷乱的局势,如同魔咒般,无时无刻不困扰着崇祯。而最为可悲的事情,还不止这些,作为大明的皇帝,他不能让大臣们看到自己的软弱,特别是在如今的这个局势并不明朗的时候,崇祯的态度将会左右大明的走向。群臣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倾轧,即使作为皇帝,有时也不能够不妥协。
理想与现实之间,竟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如今朝堂的局势是平稳了一些,但是烂摊子还在,官员盘剥百姓,军队克扣军饷,种种劣迹屡禁不止,官员从上到下贪腐成风。内查院进入了攻坚阶段,陷入僵局之中,官员之间攻守同盟,再无战果。
崇祯急切地需要一场胜利,以此来坚定自己的内心。否则,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但是,很可惜的是,短暂的胜利如昙花一般,在绚丽的绽放之后,迅速回归于宁静。
时间越来越紧迫,自己该怎么办?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义。崇祯越来越感觉不能依靠这样的亡国之臣,这些人在个人才能以及素质上,应该只能算是中等水准,绝非乱世之才。
乱世之才,要有胆略和谋略,缺一不可。即使崇祯通透历史的走向,但并不能够全息整个大明王朝的方方面面。而且,如今大明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并不能够选拔出一等人才,能够胜出者,很多都是迂腐之徒。或许这些人有些胆略,但谋略却很大程度上却为天生。后天的培养,很难到达一定的高度。也许只就是天才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崇祯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再也提不起一丝兴趣。落寞、空虚、彷徨如梦魇般折磨着崇祯,崇祯的内心久久无法平息!
话说就在崇祯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礼部尚书徐光启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进入乾清宫。
“徐大人,朕此时让你过来,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崇祯看到脸色略显疲倦的徐光启,心中稍微安稳了一些,毕竟这大明还有在做实事的官员。
“皇上,有什么事情用到臣,臣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徐光启感觉表态,虽然他不屑于溜须拍马,但对于崇祯他是从心底里感到敬佩,对是敬佩,并非畏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