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悲催的军服(1 / 2)
军衔制的推行,可以说是海狼军队系统之中的一次巨大的改进,使得海狼正式踏上了建立正规军队的道路,为以后逐步成长为一支完全正规化的近现代军队打下了基础。
军衔的推行,势必也牵扯到了军装的改进问题,这件事其实于孝天已经在开始做了,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哈德派,非常喜欢二战德国的军服,曾经很想给自己的军队也山寨出类似这样的军装。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仔细考虑之后,发现他目前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手头可以给手下大批量制作军服的布料,只有松江布和印度棉布,而作为船帆用的印度帆布,实在是太厚,根本不适合做衣服用,只能凑合着给工匠们做围裙和防高温辐『射』的防护服。
这些松江布和印度棉布颜『色』还不统一,面料软塌塌的,就算是按照德国军服的样式制作出来,也根本没型,看上去也不会好看。
所以他只能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立足于目前的面料,给手下制作军装。
最终在他的亲自参与之下,一种新式的军装被成衣坊试制了出来,这种军装尽可能的简化生产,因为他目前没有缝纫机,制作服装全部要靠女人们手工制作,效率很低,产量也跟不上。
所以为了尽快给手下换装,他就必须要尽可能的简化服装,减少缝制的工序,这种服装可以说是简化到了极点,一块布中间挖出一个孔,贴上一个领子,两边留出袖子的位置,直接缝起来,像个面袋子一般,加上袖子之后,人只需要套到头上钻到衣服里面,把胳膊伸入袖子就可以了。
连钉纽扣都省了,前面胸口缝上两个衣兜,可以装一些简单的物品,下面因为要束腰带,连衣兜都省了,样式跟现在明代的军服还有普通服装相差非常大,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生产起来方便的很,几乎把能省的工序都省了,简单到了极点,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那就是超省料子,几乎不费什么布料,也剩不下多少料头,差不多成匹的布料,全部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裤子同样也是简单到了极点,就是两根布片缝起来的布筒子,锁扣眼也干脆省了,因为每个人的腰粗细不同,采用扣子的话,不容易调整,有些人穿上太松,有些人穿上太紧,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皮带给他们配备,于是干脆裤子前面腰部位置,在两侧缝上两根布带,穿上裤子之后,把布条收紧绑起来就穿好了裤子,穿脱倒是也相当方便。[]大明海寇160
只是晚上紧急集合的时候,有些士兵会因为紧张,把布条系成死疙瘩,等想要撒『尿』或者大便的时候,干着急解不开,有人只能用刺刀割断布条腰带。
至于鞋子的问题,始终都困扰着于孝天,他没有足够的能力给每个人配发布鞋,就更不要想给他们配发足够的皮靴了,关键不是财力的问题,而是人工的问题,想要给这么多人配发布鞋,需要非常大的一个鞋厂,用纯手工来缝制布鞋,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另外一个海狼的军队训练强度很大,对于鞋子的消耗也非常大,就算是给他们每个人配发一双布靴,没几天就被他们踢烂了,根本无法给他们补充足够的布鞋。
所以海狼这两年来,给士兵们配发的鞋子,差不多全部都是草鞋,草鞋这东西有好处,通风透气,原料取得容易,玉米叶子,韧『性』强的干草,蒲草、碎布条等都是合适的原料,士兵在闲暇的时候,完全可以自己没事编几双草鞋,甚至不需要被服厂给他们进行专门的制造。
夏季的草鞋只有一个鞋底,周围几根草带子或者布条绑在脚上就可以了,冬天冷的时候编成全包的形状,鞋底也编的厚一些,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每个人便都可以穿上鞋子了,只有军官级别的才会配发给他们一些皮靴,也就是这个时代所谓的快靴。
草鞋这种东西,就算是在民国时期和刚刚解放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还是很多人常用的东西,就算是后世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的士兵,也基本上全部都是士兵自己打的草鞋。
所以在海狼之中,想要分辨出普通士卒和军官的身份,有时候只看看他们脚上穿的鞋子,就差不多能搞清楚他们的身份,起码八九不离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