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风云突变(上)(1 / 2)
“兄长听说了吗?长安欲用兵西域,重新打通与西国商路!”
“贤弟消息过时了,最新传闻,长安城的那几位还拉上鱼镇东一起干。”
“谣言!”
“有人专门为此问了鱼镇东,镇东将军虽未承认,却也没有否认此事。坊间普遍认为,双方应该的确有接触,暂时还没谈好而已。”
“鱼镇东怎会跟那几位合作?”
“我也纳闷……估摸着以为打通商路利国利民,没有计较凉州军名声,要不就是被凉州军骗了。鱼镇东是【拓土英杰】,这种事找他算是找对人了。”
“兄长高见,定是如此!”
“个人臆测,愚兄只是不信鱼镇东会与逆贼同流合污,认为定有隐情。”
“那是,鱼镇东对大汉的忠诚,天日可鉴!”
……
流言风一般传遍大江南北,举国热议。
打通丝绸之路,重开与西方诸国商贸,对大汉朝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
大汉主要出口的丝绸、茶和陶瓷,要么是手工制品,要么属于农产品,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换回西方各国各种特产不说,还能赚回大量真金白银,一匹丝绸换回等重黄金,这么好的买卖哪找?朝廷获得大量收入,百姓也能从中获益,毕竟出口品多来自民间,相关产品从业者可分享丝路红利。
从商业角度看,重开丝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民间对这个消息的态度,呈现两极趋势,很多人希望这件事能做成,还有很多人持坚决否定立场,不希望成功。
为何如此?
做这事的人不对。
大汉国祚延续近四百载,近些年来虽颓废,认同汉室的人还是很多的。
长安被凉州军掌控,若能重开商路,最终必然是凉州军得到最大利益。然而凉州军得位不正,在忠于汉室者眼中,实与叛国逆贼无异,无数人恨不得凉州军早日垮台,还政于天子。等商路开起来,凉州军手里更有钱了,岂不是将手中权柄握得更稳,啥时候才能完蛋?
鱼不智可能参与,很多人其实持保留意见,不认为他该趟这浑水。
好在鱼不智过去名声极佳,暂时没人说他被凉州军拉拢,因此而责难。
重开丝路毕竟对国家有利,要打通丝路,势必得先控制西域三十六国,将整个西域再次置于大汉管制之下,是宣示国威、强化国族认同的好机会。至于大汉朝如今的体质,是否适合做这些事,实话说很多人心里也没有底,但近期鱼不智以一郡之力,接连在倭岛和高原拓土成功,极大提振了大汉朝野对外战建功的热情和信心,人心思外战。从民间角度看,由朝廷牵头,【拓土英杰】参与,横扫西域诸小国,想来应该没那么难才对。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欢迎或期待。
有人激烈反对鱼不智与长安合作。
换作一般人跳出来叫嚣,恐怕会招来无数冷言冷语,诸如“人家郎(狼)才(狈)女(为)貌(奸),你个妖怪凭什么反对”,能把人喷得怀疑人生。事实上,民间已有不少质疑者因此被喷,灰头土脸中。
但这次不同,举国上下,没人因此对这反对者口出恶言。
因为这个人是朱儁。
大汉老臣、宿将,对汉室忠心耿耿,年近花甲,仍在为还政天子努力,甚至不惜挥师进入先前被羌胡盘踞的河套。朱儁对汉室的忠心,毋庸置疑。而他在朝野间的号召力依然很强。更重要的是,朱儁的资历和辈份相当高,这东西有时一文不值,有时却又千金难换,际此时,朱儁资源显然是后者,再加上朱儁“忠臣”光环护体,即便认为开通商路对大汉有益的有识之士,也不敢轻易在这件事情上跟朱儁唱反调。
朱儁反对的原因,是因为此举可能壮大凉州军,更难让朝堂恢复正常。
凉州军自然很生气,但他们不方便反驳;朝中百官暗中抱怨朱儁多事,你在上郡过得不轻松,好歹还是一方太守,可知我等在长安城是何等艰难?但这些话百官没法说,一是容易被人误会跟凉州军穿一条裤子,二是关系自身利益得避嫌,也只好保持沉默。
长安对朱儁的反对表示沉默,关东诸侯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