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假想敌出招(1 / 2)

加入书签

傩舞是正月初一祭祀上的舞蹈。祭祀叫做傩祭。傩祭源自于西周,是春节里最为隆重的仪式。

《周礼》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说白了就是蒙着熊皮,镶上四只眼睛,穿着夸张的衣服,拿着个矛盾牌带着一群装扮夸张的人跳舞,以这种方式驱散瘟疫鬼气。

古代人认知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鬼神之说还是有很大市场,加上傩祭里表演的人衣着夸张,舞蹈大气,气势宏大,很有观赏性,而且兆头也好,所以傩祭可以随着年代的不断发展。

到了汉代,傩祭种类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国家举行的叫做大傩或者国傩,军队出征的时候甚至会有“军傩”,民间傩风、傩俗、傩艺也越来越完善。国傩一年举行一次,地点在皇都最宽的街道举行,时间在新年的第一天,旨在驱除疫鬼,保一年平安。

既然是最高规格的傩祭,场面那是不用说的,绝对无比宏大,这时候娱乐文化匮乏,一年一次的傩祭绝对是最受皇都百姓关注的仪式,加上深居宫中的天子也会在皇宫正门上的门楼观看祭祀,如果位置选得好,甚至可以看到天子的黄辇,一睹天颜,那是天下百姓最大的荣耀。

至于文武百官,只要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也要随天子观看祭祀,官职低的一定也会拖儿带女的去凑凑热闹。

对于刘晔这种刚刚搬来皇都的人来说,是不会错过享受这类首都人民的专属福利的。

“典满这小子....回家了,看来还得去找找他,只是大过年的,我是不方便出去了。”曹丕想了一下,回到院子的书房里,拿出一张左伯纸,用汉朝字体在上面书写起来。

说实话,曹丕没有练过毛笔字,这毛笔字的书写功底是继承这具身体里原来所学的内容,十岁孩童,就是打娘胎里练字,也好不到哪去,更不用说左伯纸在这个年代还是奢侈品,小孩练字还得从刀笔练起。所以曹丕写的字实在不咋的。

但是他一点不担心,因为对于他而言,只要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何况看的对象是典满这种粗汉,无所谓字好与坏。

密密麻麻写满两张左伯纸之后,让磨墨的淑儿把惠儿叫到了书房里,说道:“这两张左伯纸晾干之后你贴身藏好,带出府中,去找伯英,交给他,让他按照纸上所言行事。”

惠儿答应之后曹丕离开了书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往炕上一躺,准备睡午觉,他觉得他今年的工作,应该算是完成了,是时候过一个好年了。

岁末的几天在平和的忙碌中度过了,大年三十,曹操在曹府正堂设宴,把自己的妻妾而儿女聚齐一堂,摆上了汉朝最高级的酒菜,请了当今最好的乐师,大家一起吃饭听音乐,气氛闹哄哄,也很喜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