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崇朝其雨(1 / 2)
这是2000年第一个清晨,第一个白凯风彻夜难眠的夜晚。短短不足一天发生的事,纵然比别人多了快十年的记忆,对于白凯风依然有些不知所措。
第二天的清晨,白凯风一大早就起来,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从学生时代,父亲就开始督促他早起。白凯风的父亲是苏州一个炼钢厂的普通工人,早年没读书便北上,来到了苏州。也认识了白凯风的母亲,一家织布厂的女工人。那个年代,谁也不懂浪漫,爱情就在双眸中悄然荡漾。
一整夜,让白凯风把有些愕然的经历渐渐连接成线。未来十年的音乐历程如同踩在沙滩上的步步足印清晰又透明。白凯风把床铺整理好,走出了宿舍楼。“啊。”白凯风伸展着身子,努力的又贪婪着呼吸着自己青春尾端的最后空气,低喃着。
“爷爷早。”白凯风迈着脚步笑着朝着门口的图书管理员说道,“就你小子嘴甜,每次都来这么早。”老头刻满风霜的脸颊,眼睛眯起了一层缝般,对着白凯风笑着说道。从兜里掏出了钥匙,把图书馆的门打开。白凯风扶着老头坐在最靠近大门的那个柜台边,“那我就进去看书了。”白凯风对着老头摆了摆手,说完便走进书海琳琳的空间。
这是白凯风四年雷打不动的习惯,图书馆成为了他大学第二个落足点般。从这里他得到远比其他人更多,尤其回到了大学时代,白凯风更明白,这些古典文学的意义。后世的作家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词曲犹如过街蔬菜,任人挑选。只有经历过信息爆炸的时代,才会更懂得一首好词多么来之不易。
极其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而不是依赖凭空想象,这是当今作者都缺乏的,却又是很重要乃至必须的专业要素。这是台湾词作人方文山在后世说的一句话。白凯风听到后深深的记住了。想要成为一个顶级的音乐制作人,对于歌曲的各个要素都要清晰,作词作曲起码都要懂得。
大学四年的古典文学阅读的少之又少,工作期间只能闲余时间来阅读。回到了如今,白凯风再也不愿意浪费任何一秒,开始钻进中华古典的文学世界里。诚然,白凯风作为一个音乐人,后世各种各样脍炙人口的歌曲,不论编曲或者作词,他都能记得八九不离十。但是那些只是表面,就像你看了再多的电影,对于台词和故事记得一清二楚,你拿起摄影机的那刻,你依旧拍不好。
白凯风必须让自己的素养提高,起码对得起自己的目标。做音乐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一首曲配一篇词。几个和弦就能成为骨架,拍子成为血肉。乐器的配合才是最后的主菜。
白凯风从早晨起来便立志不仅要成为国内顶级制作人,也要成为中国第一个被世界所认可的音乐制作人。沉浸在书籍里的白凯风读的如痴如醉,各式花样的内容,不断的释放着白凯风的想象力。就如张爱玲的每本小说,如果你精心去阅读,有点墨水的你都能写出不一样的词。一首红玫瑰就出自张爱玲的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