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032

飞机上睡了一觉,落地后果不其然错过午餐时间。又被告知接他们的大巴车已经等候多时,为了保证能在天黑前感到村子,需要立即出发的时候,康念万分庆幸登机前她同温礼狂吃海喝的那一顿饭。

贼饱,一点儿不饿。

一行人靠着在飞机上吃过的那点机餐,勉强煎熬着从机场开往西山村的冗长路程。江清宁肚子咕咕直叫,脸色蜡黄蜡黄的,康念从书包里顺出一包跳跳糖给她补充热量,但这东西不充饥,时间一久,没用。

摄像师身经百战,想必是考虑到了存粮的问题,此刻献宝似的从超大只的登山包里取出藏匿多时的黄油吐司,整整两大袋,虽解燃眉之急,但到底也只够一车人塞塞牙缝。

张斐然晕乎乎的坐在大巴车的第一排,闭着眼睛仰着头生无可恋的哀嚎:“司机师傅您给个准信儿,我们几点能到村子?”

司机抬抬眼皮从后视镜里看她一眼,胡子拉碴的厚嘴唇上下开合,“七点吧,要是高速不堵车一准儿能到。”

一车人一听,有希望!

可司机呵呵一笑,下一句话像是重磅炸弹似的轰的整辆车里片甲不留,“西山村可大着咧,车一到,别指望走两步就能进村,那四面山包围的地方说起来都是你们要去的‘西山村’呀!下了车,你们要自己背着行李徒步走个3、5公里路——想抄近路就是下悬崖,但天色太晚,你们不是当地人,摸不清悬崖的路数,一不留神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走小路进村,那就绕的远了,先往前走三里地,遇到一座小山要绕行,淌过一条小河,现在是夏天,河里有水——千万注意脚下的石头,别崴了脚,过了河再往前绕几道弯,大约再有两公里就能进村!”

一车人眼睛瞪得铜铃大——

“我靠!!”

“这地儿这么凶险?”

“霍导,来的时候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车里怨声载道,还没走路就已露出疲惫不堪的姿态。

霍洋却懒洋洋躺在调至最低的座椅上,不轻不重道:“……算晚了时间,我的错儿,”他又话音一转,责任撇的干干净净,“但西山村什么样资料上可都写明了啊,都这时候了咱就别装傻,该什么样就什么样呗,都是见过世面的还能在这儿栽了不成?”

他半睁开一只眼翘着走道儿另一边的摄像师,眼色深沉中带了些敬重,“咱们杨哥当年扛着摄像机都敢在阿富汗跟着军队瞎窜窜,跑战地那会儿什么苦没吃过?”

杨晓军听到自己名字被提起,呸他:“滚蛋,少拿老子曾经的光荣来说事儿,这能是一回事儿么?啊?”

霍洋继续闭目养神,“您那些事迹用来激励小年轻最合适了,整个儿活的蓝本!”

“别贫,老子现在就想吃口热饭!”

霍洋嘴里哼唧几声,到底没再说话。

他也饿啊!

西山村是丹城下辖某个县的一个小村落,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村民进趟城要靠攀爬悬崖上的藤蔓。

那村子海拔1600米,从山底到山顶村庄的海拔高差将近1000米,为什么要爬悬崖?因为村子里的学校在悬崖下面,大人可以不天天走,可村子里的孩子整日整日的翻山越岭。

西山村从东到西长约一公里,宽数百米,东高西低,大概相差200米。要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爬17条藤梯,有些几乎垂直90度的藤梯里面嵌入钢筋焊接的钢梯,有些则是嵌入粗木桩。往下看就是悬崖,几乎没有任何遮挡。

眼看一车人无精打采,司机师傅干脆坐直了先给大家伙儿说道说道。

“你们城里人铁定是没见过的,村里那藤梯多少年了,一直用着,反正也没钱换新的。加上这是必经之路,村里人出入村子都爱选这条近路,上下攀爬,藤梯坏过好多回,每次都是哪儿坏了,就修哪儿,没得办法咯!”

有人问:“镇上或者县里都没有拨款,也从没人关注过这事儿?”

司机咂咂嘴,“没有的咯!”

张斐然抱着座椅,也好奇,“我问个不好听的啊,您别介意,这村子整天走悬崖路,死过人没有?”

她这话说的直,司机又看她一眼,不痛不痒道:“当然死过咯,”他抬起一只手掌比着一个数字,“这两年就没了3个大人们,都是摔死的!小孩子反应快,动作麻利,五年里还是死了一个,就最近几年一直没有出过事情的!”

最后语气里还有点自豪,可一车人听完心情更沉重了。

别出来一趟,回头把命交代在这里……

康念低着头翻西山村的资料,读的更仔细,听了司机的话,她便弄懂了央台对这趟行程异常重视的原因。

“师傅,请问您,村里常驻的有多少户呢?”

资料上写着81户,司机叹口气,“有72户人家,偶尔有能进城的,就再也不见回来咯,也是呐,谁去了见识了大世界还愿意回西山村这个穷沟沟?”

一聊就敞开了话匣子。

“你们不知道哟,西山村的地其实是很肥沃的,每年收成还不错咯,一般村民每周下山赶集一次。种植的花椒和核桃丰收了,就背到离山脚几公里远的小集镇上交易。

但那些收购商知道我们是西山村的,断定我们不会再把东西背回山上,总是故意压低价格。大件物品村民们是不会买的,因为根本没办法上山嘛!大多数赶集就是下山买些日用品,还有生产工具和肥料什么的。村里养的牛啊,羊啊,猪啊,都没有办法运到山下交易,亏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