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九黎再现江湖岸 春风飘散裹尸还(1 / 2)

加入书签

此时,宫墙之内人声鼎沸,轩辕剑失窃之事尽人皆知。徐达、常遇春、顾风、康茂龙、曹靖安依次赶到荣华宫。而徐晴秋也闻讯走出房间,忽然她看见一个黑衣人纵身一跃,跳过内墙,身影甚是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想不起来,晴秋也不多想,也飞身上房想去追寻黑衣人,但她的武功毕竟太弱,几步之遥就被黑衣人发现,但黑衣人也不与晴秋纠缠,快速跃起,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晴秋遥望黑衣人,没有办法,就直奔荣华宫而去。

这时荣华宫内,顾风到处查看了一下,库银丢失了一部分,应该是被单平偷走的,轩辕剑不见了,也应该是被一起盗走的,当然,单平和蒋献已经被认定为是一伙贼人。除了发现的普通的燕型飞镖是一无所获,但是靖安认出了单平的飞镖‘玉蜻蜓’,那么大家就认定这江湖大盗盗走了轩辕剑和部分珠宝,于是回报徐达,并下令追捕,但是这样的江洋大盗又怎么追得回呢?当然此时他们也更不可能怀疑到蒋献。

此时,四人仍然在宫内查看,看是否还能找到其他线索,忽然他看见晴秋,就连忙问道:“晴秋,你怎么也出来了,快回房间去。”

“没事的,风哥,发生了什么事情?”

“哦,荣华宫失窃,有人盗走了库银和轩辕剑。”

“哦,我刚才看见了一个黑衣人,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

大家一听,连忙过来问道:“晴秋,你真看到了?”

“只看到背影,武功在我之上,给跟丢了。”

“呵呵,我们的晴秋妹妹还得多联系武艺啊。”

“那你看清他的脸了吗?”

“没有,但是觉得身影在哪里见过,想不起来了。”

“别着急,慢慢想。”

“既然有两种暗器,那么就有两人?”顾风说道。

“对,而且他们不是一伙的,这里曾经发生过打斗。”常遇春回答。

“恩,那其中一个是单平,那么另一个是谁呢?”徐达问道。

“荣华宫守卫森严,会不会是内贼所为?”

“大哥,元大都已经攻破,这事情从长计议吧,还是先行回禀大哥吧?”

徐达点头应允,同时,又命人加派了人手,命常遇春、顾风、曹靖安等人轮流守夜。当然,他们也知道大概不会再有人来了,因为剑已经被盗走了。一切似乎又都恢复了平静。

这时,徐达的信使已经到达金陵。朱元璋闻报,下诏褒奖北征军,且以金陵为南京,开封为北平,并订定六部官制,各设尚书侍郎等官。

且说朱元璋以元都既定,启跸北巡,留李善长、汤和、周德兴居守,自率文武百官,渡江北行。雨师洒道,风伯清尘,遥望六龙,相率额手。沿途所经,蠲免逋赋。既至北京,御奉天门,召元室故臣,询问元政得失。此外一切布置,概如徐达所定。当下命徐达、常遇春出师取山西,副将军冯胜,平章杨璟,随军调遣,朱元璋自还南京。

徐达受命西征,分道并进。常遇春攻下保定、中山、真定等处,冯胜、汤和、杨璟等,下怀庆,顾风、曹靖安等越太行,取泽潞,将逼太原。元将扩廓帖木儿最后逃往甘肃。战况处于稳定之中。

朱元璋接着捷报,心中愉快,自不消说。随即命徐达、常遇春、顾风、曹靖安四人回京受封,其他将领留守,以备完全。

徐达、常遇春、顾风、曹靖安四人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安排,然后马上返回了南京。回到南京,四人向朱元璋禀报了最新战况,以及荣华宫失窃之事。朱元璋听后,感到十分震惊,原来上次顾风遇袭真假难辨,这次事件应验此事非虚,但刚刚得知宝剑真伪,却又丢失,实在是让人伤心不已。天下竟然真有如此宝物。但朱元璋还是故作镇定,他所关心的,是与大明江山的基业息息相关的天书与宝藏。他知道要想保护好自己的江山,除了提防蒙古人,就是那些文人和武林中人。于是朱元璋便假意对四人安慰道:“荣华宫失窃之事虽然严重,但既然元都已破,四位爱卿的功劳是最大的,就不必在意,但是下不为例。”

“谢皇上!”四人齐声谢过。

“但是这轩辕剑真的是件宝物吗?可有来历?”朱元璋好奇并急迫的问道,并看了看刘基,“刘卿家,你见多识广,可知道此剑的由来?对于朝廷可有些用途?”

刘基皱了皱眉头,回答道:“皇上,臣略知一些。传说当年轩辕黄帝攻打九黎族的蚩尤,中途遇险,梦中得到九天玄女下界授予的《阴符经》,并按照经书所言,打败了蚩尤,并把九黎族蚩尤的邪魔之力封印于‘轩辕鼎’之中。后来黄帝成了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诘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阴符经》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而且,黄帝又命人铸成‘轩辕剑’,以克制九黎族蚩尤邪恶力量的复仇,此后‘轩辕鼎’被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守卫,而‘轩辕剑’被轩辕黄帝保管,直至后来流失于江湖之中,原以为只是个传说,今再想想,看来确有些蹊跷。原来此剑一直藏在元都之内,关键是这件事情与天书有关,而且里面很有可能真的藏有黄帝宝藏,如能加以利用,可保江山永固。”

“宝藏?江山永固?原来是这样,《阴符经》现在又在哪里啊?如果能够找到为我所用,那就好了。”朱元璋感慨的捋了捋胡子,越听越有兴趣,其实他只是对黄帝宝藏和江山确实特别感兴趣。

刘基等人也感慨万分,其实每一个人,无论是谁,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寻找宝剑和天书,要么是为了练就一身绝世武功,要么是为了创立基业,又或者是为了黄金宝藏,这就是人性,当然朱元璋也不例外,这天下稀罕之物谁不喜欢。靖安也听的入神,侧面端详着刘基,不知道想到了些什么。

“皇上,既然这轩辕剑已经重现世人,而且传闻甚广,臣以为当把此剑找回来。”刘基说道。

“恩,有理,必须找回来,这关系到黄帝宝藏的下落和江山社稷之大事,如果落入蒙古人手中或则他人处,就会对我大明江山十分不利,即使落入武林中人手中,也是祸害一件。”

“是,皇上。”

“恩,如果真能找回天书和宝物,朕也能拥有黄帝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保我江山万年基业,哈哈哈。。。。”

“是,皇上,而且臣也觉得这绝非一般的失窃事件,虽说是传闻,但这轩辕剑毕竟不是普通之物,而且现在何处?被何人所取?事情可大可小啊。况且,这轩辕剑与那《阴符经》到底是何关系?当今天下虽然元贼已灭,但残余尚存,而且武林人士集结,天下初定,实为防患于未然啊,宝藏必不能落入贼人之手!”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继续问道:“徐爱卿,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事有蹊跷,还需继续打探,事关朝廷外命脉,与我朝堂之厉害关系。”徐达回答。

常遇春思考片刻,虽然平时看似鲁莽,其实是粗中带细。

“皇上,我也觉得此事蹊跷。”

“哦,说来听听。”朱元璋饶有兴趣。顾风与靖安不说话,只在一旁听着。

“以前那轩辕剑从来不曾现身于世间,今儿个我们一攻破大都,就来了贼人,实在是太过巧合,绝非偶然,一定是我们走漏了风声,才引来了贼人。所以,刘大人说的有理,当寻回轩辕剑。”

康茂龙说道:“启禀皇上,常大人言之有理,上次顾将军遇袭案之后,臣就让江湖朋友四处打听,江湖中也为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所以,我们必须先于武林中人查清此事,不可与他们占得先机。”

“恩,爱卿言之有理,常爱卿,康爱卿,此事就交由你们来调查,刘大人协助调查,一定要确认出本来缘由,追回轩辕剑,找到天书,再做定夺。”

“臣领旨!”刘基与常遇春、康茂龙领命。朝堂之下,刘基与常遇春找来徐达、康茂龙、顾风一起商议此事,因为刘基与徐达、常遇春、顾风最为深交,康茂龙也与之情投意合,他知道徐达四人一定是可靠的。可是贼人干净利落,除了两只飞镖之外别无他物。刘基和几位将军仔细端详着飞镖,默默无语。忽然刘基问道:“各位将军,荣华宫失窃之时,你们都在哪里?”

“哦,刘大人,你这是何意啊?难不成我们其中有人盗取了轩辕剑?”常遇春问道。

“那倒不一定,我只是照例询问,也许会有什么线索发现。”

徐达回道:“我和五弟在一起。”

顾风回到:“我在房中。”

“我与寻朝佐将军在一起。”

“哦,阿风啊,那靖安呢?”

“恩,也在自己房中吧!”

“可肯定吗?”

“只是卫兵禀报之时,靖安在房中。”

“那在荣华宫现场除了打斗和几只飞镖外还有其他异常吗?”

“这个。。。。倒不曾发现什么。”

“看来只有找到单平一问便知。”

“可这江湖盗贼,捉他不易啊!这飞贼胆大,从来都是使用他自己的独门暗器,纵横江湖这许多年都不曾捉住他。”

“一定要捉住他,各州府衙给出画影图形,通缉单平。”

“那好吧,只能试试了。”

顾风说道:“另外,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我觉得这个贼人就在大军之中,单平武艺高强,武林惯犯,元大都被破,世人皆知,他来偷盗不足为奇,而另一人除了内贼,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恩,阿风说的有理,那我就从当日清点荣华宫的兵士中查找,如果在军中,此人武功一定在一般兵士之上,而且可以随意进出。”

“对,那我们就一个一个的排除吧。”

“五弟,你来查此事。”

“二哥,我知道了。”

几日之后,常遇春果然查到了端倪,当晚大军驻守,经过清点各营房无一人外出,可见徐达、常遇春管理有方,但是只有清点荣华宫的先锋营指挥邓恩与两位副兵尉蒋献和方济,由于轮班值守,所以不在清点之内,最为可疑。常遇春与妻弟蓝玉、二子常茂在一起商讨甄别。最后,常遇春决定依次询问三人。结果,三人都有人证,蒋献的证人竟然是曹靖安。无奈,此事仍需继续追查。但常遇春也觉得此事蹊跷,依然不肯放过三人,仍在秘密调查。

此时的南京,已经是初春时节,大战结束以后,更显富华,到处都是一片歌舞生平,国泰民安之景象。南京,素以“六朝金粉”著称,历史上曾经演绎过许多兴衰递嬗的悲喜剧。南京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隐然已蕴含着浓郁的兴亡之感。这时朱元璋朱元璋与左右丞相李善长、徐达,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以及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常遇春等人正在忙于国都政事建立,百业待兴。

而顾风时常想起药离,但却许久绕无音信,此时,他正由徐晴秋陪同一边在南京城内的秦淮河“十里秦淮”欣赏风景,一边商量成亲之事。这秦淮河发源自漂水东庐山与句容华山,自东向西,潺潺地淌过南京的南部,又沿着石城的西北注入长江。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无不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

顾风和晴秋泛舟秦淮河上,尽可一饱秦淮风情。两岸的建筑,最古久的可上溯至晋朝,船公、船娘们身着简装,摇撸掌篙,一尽雅兴。两岸之间,京剧、歌舞、配乐之声此起彼伏,河中彩灯盏盏,溢彩流金。晴秋心情喜悦,不只是因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因为下月她就可以与她朝思暮想的风哥成亲了。

“风哥,战事进行了这么久,终于结束了,老百姓也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不再受战乱之苦了。”

“恩,是啊!我们跟着皇上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终于将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各路大军剿灭,而且元都已灭,以后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了,皇上英明神武,乃是百姓之福啊!”顾风感慨,“晴秋,等我们成了亲,我们也可以一起过幸福的生活。”

晴秋笑了笑:“恩,一定会的。”

顾风也会意的对晴秋笑了笑,牵着她的手一同欣赏繁华的市集。正当他们走在当街,不知不觉又走到了金陵坊,顾风又睹物思人,回想当年救助康茂龙,误闯药离家中,但此时已经物是人非。

此时,已经接近午时,于是顾风和晴秋决定进去歇歇再走,他们进了金陵坊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攀谈起来,晴秋又拿出手帕帮顾风擦去额头的汗水,二人甚是亲昵,可见二人之恩爱。

这时,忽然从外面匆忙冲进来几个手持戒刀的青衣彪型大汉,他们进来以后,推开酒保马上就围住了一位正在喝酒的长须客人。这时,顾风和晴秋才注意到这位客人,此人两道剑眉,二目炯炯有神,长须飘于胸前,他身穿素袍,一边喝酒,一边欣赏风景,并没有任何惊异之色,好象无事发生一般,桌子之上放着一把长剑,顾风断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此时,一个消瘦的汉子指着长须客人,对一个领头的说道:“大哥,就是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