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1 / 2)
———防——盗———
【被埋葬的无头尸】
广东西部有个灌阳县,灌阳县多山,附近的老大多靠开垦荒山和采石为业。
有个叫王乙的人,就是多年以前从外地独自一个人来到当地采石场做工的。王乙有个远房的侄子叫王大有,每年都来探望王乙,来了就住在王乙家里,一般总要住上两三个月才走。
有一天,日头已经老高,大家都去采石场做工了,可是却一直没瞧见王乙来。午间歇工时,有几个平常和王乙关系不错的人怕王乙病了,便一同来到王乙家门口。大家一敲门,没人答应,敲了一会儿,还是一点儿响动没有。
大家觉得挺奇怪,使劲儿把门撞开,涌进去一瞧,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遍体鲜血的尸首横在床上,却没有脑袋,从腔子里往外流的血已经凝成一大片黑紫色,大约死去有些时候了。
大家瞧着眼前这番情景,不觉得又摇头又吐舌头,纷纷说:“不好不好,祸事到了,祸事到了!”
大家越想越害怕,可是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这时,有个平素胆子就比较大的人说:“埋了吧。”
大家听了这个人的建议,议论了一会儿,觉得也只能如此,于是由大伙儿凑钱,买个把王乙悄悄埋了,然后大伙儿又聚到一块儿,立下誓言,对外边统一口径,只说王乙得暴病死了,谁也不能说出真情,否则就会给所有人招来杀身之祸。
过了几个月,忽然一夭,王大有又来探望王乙。们瞧见他来了,便主动上前告诉他,“你头几个月突然得了暴病死了,因为他是独自一个人在这儿,又不知道你住在什么地方,没法通知你,我们大伙儿就凑了点钱把他埋了,也算尽了我们跟他一场的心意。”
王大有听了,顿时放声大哭,十分悲伤。哭完了,又问了问他叔叔埋葬的地方,然后谢过大家便走了。
王大有一走,大家都感到心里轻松了。可是万万没想到,没过几天,王大有突然又回来了,而且将王乙周围的邻居挨个儿找了一遍,请他们在某天某时到王乙家吃饭。有的邻居不明白他什么意思,不想去,可王大有一个劲儿地请,也只好勉强来了。
等到大家都坐好了,王大有端起说:“我叔叔因为家里贪穷,才扔下,到这里的采石场做工。没想到老天爷不长眼,现在得了暴病身死,实在让人。各位前辈代我凑钱买了棺材,埋葬了我叔叔,真是大恩大德,让我给前辈们磕个头,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说完,王大有马上趴在地上磕了一个头。
大家连忙把他扶起来,都说不必如此,这是应当做的。王大有掸掸衣服,为每个人都倒上酒,劝大家喝,又再三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大家一瞧,觉得王大有是实心实意的,于是放开了大吃,个个面红耳赤酒足饭饱。
等到吃尽喝光,王大有送大家出门时,他突然拦在门口,说:“我有一件事想麻烦一下各位前辈。”
“你尽管说,我们一定帮忙。”大家都点头应允。
王大有瞧瞧大家说:“我想请你们到我叔叔的坟上走一趟。”大伙儿一听,心里虽然都不怎么乐意,可刚才答应了又不好,只好随着王大有到王乙的坟上来。
到了坟前,王大有又说:“我这回来的时候,我婶嘱咐我,要我把我叔叔的尸骨带回老家埋葬。这件事还得请各位前辈帮忙。”
众人如坠冰窟,因为棺材里的尸首是没有头的,谁敢说出来。
这时有个人连忙劝他说:“你叔叔既然已经安葬了,又何必千里迢迢地弄回老家去呢来来的搬弄尸体,又花钱劳神又让死者不得安宁,何苦呢不如你回去好好劝劝你婶子,算了吧!”
王大有这时却将脸色一变,态度十分强硬又不近人情,不管大家如何劝说,一定要将棺材运回老家。大伙儿眼瞧着劝他没用,也就只好帮他把棺材从坟里搬出来,看着这口棺材,大家一个个脑袋冒汗心里发毛,胆战心惊,就怕王大有打开棺材看破真相。
王大有把棺材看了半天,又在棺材旁边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查看了好几回,突然说:“我要开棺!”
“这何苦呢”有人劝他。
王大有却说:“我叔叔一向穷苦,我要看看他安葬得怎么样。衣服鞋袜是不是整齐,日用之物是不是够用,这样才能尽我们叔侄的情份。”话音刚落,王大有便将棺材盖儿猛然一掀。
大家见了一愣,不禁齐声喊叫起来,胆小的吓得扭身就跑。
王大有往棺材里一看,顿时将脸往下一沉,厉声问道:“头在哪儿”
没有一个人回答。
王大有两眼凶光四射,厉声盘问众人:“你们既然说他病死,怎么他的尸首的头会不见了”
大家实在没办法,只好将事情真相告诉了他。
王大有一听,又放声大哭起来,哭完了,说:“照你们这么说,我叔叔一定是被人,并把头弄到了别处。既然是这样,我就只能将这件事报告官府。虽然这样做会连累你们大家吃官司,可我也顾不得了。”
大家听了都非常害怕,便商量着给王大有一些金银财物让他别告发。可是刚把这个意思跟王大有一提,王大有就连连摇头,不肯照大家的意思办。后来经不住大家左劝右劝,好说歹说,有人甚至以利害相,最后王大有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了。但是接下来谈金银财物时,王大有要的数目过高,邻居们一时拿不出来,后反复与王大有商量,王大有却一步不退,坚持说一文钱也不能少,双方僵持住了。
正在这时,不知谁将此事泄漏了出去,当地也听说了,便派衙役将众人和王大有一齐抓到县衙,虽然严刑拷打,众人仍然答不出王乙的脑袋在哪里。于是县令更加怀疑王乙是被众人所杀,将脑袋藏到了什么地方。认为不动大刑,这些刁民便不会招供,便越加严刑逼供。有的人受不了酷刑,便承认是自己杀的王乙,但一问王乙的脑袋在哪儿,仍然说不出。说不出又挨打,挨打挨不过,就乱说一个地方,县令派衙役去找,依然踪影不见。王乙的脑袋找不着,不能结案,众人们只好在狱里苦度时光。日久天长,有两三个年岁大身体不好的人因为连气带怕,竟然病死在狱里了。这件案子便成了一件久悬未决的疑案。
几个月过去了,灌阳县换了个县令,新县令叫杜耳,手下有个师爷叫刘世兰。刘世兰精明强干,遇事深思熟虑,杜耳解决过不少疑难问题。刘世兰跟着杜耳来到灌阳后,一直忙着帮杜耳处理前任县令留下来的各种疑案。
有一天,当他翻到有关王乙一案的卷宗时,不禁沉思起来。经过再三思考反复推敲,他去找杜耳,并对他说:“我看此案有可疑之处。”
杜耳间:“何处可疑”
刘世兰很有把握地说:“众人为王大有一案被捕下狱,都曾被严刑拷打,甚至还有几人为此案病死狱中,但王乙的脑袋仍然没有找到。看来邻舍们确实不知情,不应当再去拷问他们,应从另一方面着手。”
杜耳又问:“你看该从哪方面入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