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有一个人姓沈(1 / 2)
江南跟陈维远只接触过一次,对他印象还算可以,觉得这位市长挺平易近人,比较没有架子。原来培训基地的层层审批手续是有他亲自出马,难怪这么多表格连名头和法人都不全,却都盖上了公章。江南感激的说:“多谢陈市长!我还以为这些东西至少也要一两个月才能搞定,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啊!”
封志柏说:“何止一两个月,政府审批最麻烦,有的甚至半年都批不下来,光是场地费用都拖不起。这次陈市长真是及时雨,帮了咱们大忙了!”
陈市长笑着摆了摆手,说:“别给我戴高帽子,机构臃肿、手续繁琐这是政府的问题,我也只是尽我本职罢了,都是应该做的,谈不上帮忙。这第一,你江老弟号称气功神医,治病救人的高超本领是我亲眼所见,你能办气功培训那可是造福一方的大好事;第二么,江老弟能在清江投资,帮助政府解决就业创造税收,可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我当然要给你们保驾护航的是不是?”
陈维远这话可就是标准的官方套话了,谁不知道在天朝百姓都是孙子,官员才是父母,甚至是祖宗级别的。陈维远之所以对他格外关照,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老爷子唐牧之的关系。提起这茬江南就忍不住心里有些好奇,主要是因为五哥岳凯的关系,让江南一直都觉得唐牧之比较像那种黑道退隐的大佬,而陈维远却是位标准的官场政客,这两者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就多少有些讳莫如深的味道了。
走进房间,江南才发现里面原来还有好几位,一到江南都连忙站起身。除了陈市长的跟班刘秘书,剩下几位却是王凤孝、陈东义那几位华夏气功联盟的专家大师,都忙不迭的跟江南问好。江南这才明白陈维远刚才为什么要故意说些套话,当然是不希望外人对他和江南的关系过多解读。
封志柏在一旁解释了一下,原来他是在跟几位气功大师商量培训基地加盟的事,并且王风孝、陈东义、郭霭三人都有丰富的气功办学经验,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也指出了一些不足。比如封志柏以前也办过培训班,但他这人太过实在,就知道实打实的教人家真功夫,而硬气功这种东西在今天来说属于叫好不叫座,学起来也太过辛苦,所以封志柏的培训班非但没能赚到钱,反而欠了不少债,最后只能草草收场。这一次重操旧业,封志柏也知道他的老路行不通,但开展新业务又没经验,正发愁该怎么办,最后还是王凤孝替他一锤定音:传授气功为辅,静功调理为主,挂气功培训的招牌,赚保健养生的钱。
王凤孝修习的是静功归元功,不懂武学更不会打架,不过他却是几位专家中最具名望也是最会赚钱的一个。除去精通理论不说,在经营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独到见解,那就是主攻养生,赚有钱人的钱。你想啊,像武术和硬气功那种东西虽然很多人都很向往,但学起来又辛苦又费时,肯下决心学的也基本都是年轻人或者半大孩子,从他们口袋里能赚到多少钱?但养生可就不一样了,目标群体都是有钱人老板什么的,拍拍捏捏就叫按摩,做个深呼吸就叫保健,关键是越有钱的人越怕死,只要你理论包装的到位,让他们掏出多少钱来都是心甘情愿,而这才是搞气功培训能否赚到钱的关键所在!
经过王凤孝几个人的详细点拨,封志柏才豁然开朗,培训基地也有了全新的定位。比如刚才江南在楼下到的场地划分,其中保健养生区先后调整了两次,现在几乎占去了整个培训基地的一半,等到正式开业之后,这一部分才是江南真正意义上的聚宝盆、摇钱树。
当然这几位大师级人物之所以这么尽心尽力,江南也很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在同意加盟的时候江南跟封志柏已经明确商定,他们每个人只能出资三十万、占百分之五的股份,这点钱对于几个人、尤其是像王凤孝这样的人来说,显然不会在眼里。他们考虑的也不单单是让江南替他们“治病”,更主要的是如果清江的培训基地真能够火起来,就有面向其它地区推广连锁的可能性,而他们作为股东当然有优先权。并且王凤孝作为气功理论权威,能够学到江南的“治病”理论对他来说才是最大的收获,远比赚钱还要宝贵的多。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票专家团的出谋划策,对于培训基地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也多亏了上次封志柏说起入股的事时江南没有一口回绝,合作才有发展,很多时候把眼光放长远,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
陈维远作为对气功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用官方语言来说叫听取汇报,其实也就是随性听大家聊聊。听到王凤孝的那一套赚钱理论,忍不住摇头笑着说:“奸商,真是无商不奸啊!”
大家就都笑开了。正在这时有人按响了门铃,刘秘书跑去开门,却是一个年轻人说是在隔壁负责招聘的,来了个海归应聘人事主管,问封志柏能不能现在过去一眼。江南就有点小意外,说:“封大哥,你这都开始招聘了啊?外加装修审批什么的,这也太快了吧,你可别告诉我你会分身术!”
封志柏笑着说:“能早一天开业,就早一天盈利么,连陈市长都为咱们一路开绿灯,咱再不勤快点能行吗!陈市长,江兄弟,你们先聊着,我过去就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