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唬与诈(上)(1 / 2)
阿琛十分瞧不起黄巫婆手下的这些人,轻蔑地朝大力哼了一声,连话都懒得说。
原来我还以为,阿琛跟三师伯他们不一样,起码比他们有人性,会照顾人,可就在刚刚那一刻我才发现,他们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旧派的自信,或者说是自负,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任何人,哪怕是他们正在依仗的合伙人,他们都带有一种先天的怀疑和鄙夷,时刻保持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好像所有接近他们的人,都是主动且甘愿往他们身上倒贴的一样,他们一边利用着对方,一边又对对方保持相当的距离,不肯附之起码的信任,三师伯之前的人员分组,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只是阿琛对我略微友好些罢了。
不过现在,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这是阿琛在三师伯的授意下,有意而为之,故意在跟我套近乎。至于他想从我这里图谋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老子劫财没有,劫色……就更不行了!
想着,我们的船就行到了刚才大力他们经过的地方,在看到石壁上那副画的时候,我才明白大力刚才咬舌头的原因——树林桑田的尽头,另一批童工正一人背着一个大竹筐,往施工地一块一块地运送石头。
这幅画画得十分形象,小孩们的身高还不及背上的竹筐高,石头装进去之后,一下就压弯了腰,汗水顺着额头一直流到脚脖子;他们脚上都没有穿鞋,顶着毒日头,一走就是一个脚印。
我不禁想起,当年秦始皇动用近百万劳工修建骊山皇陵,不知道当时的情形与壁画上的比起来,哪一个更凄惨?这就是等级森严的封建体制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哀……我忽然脑子一闪,想起集市那副画上那个商贩的服饰,之前从没有留意过这些细节的东西,但黄巫婆分析的时候,不免多看了几眼。
我记得,他穿的是一个及脚的宽松大袍,前**领,衣服中间束有腰带,袖身偏大,但袖口窄小,头顶束发,带有小帕……这些应该是秦人的装束,而那买家的打扮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哦对了,我想起他的书房,当时他正在跟人谈事情,因而桌上备了一壶好酒和两只酒杯。
不,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爵”,三足,有耳,是我国青铜使用鼎盛时期常见的喝酒用的一种酒器,使用者大都身份尊贵,有爵位在身。
因为我的铺子里曾经收入过这种东西的清朝赝品(也就是清朝时候做的赝品),所以思之亲切,一眼便认了出来。
试想,一个身份尊贵的爵爷,为何要大晚上的购买一批童工盖花园洋房?难道……是秦始皇暗中授意?秦始皇这老儿在骊山之外又给自己盖了一座行宫?
无奈现在资料有限,身边又没个可以商量的人,只好先将意见保留,接着往后看。
我这一闪神的功夫,眼前这幅画已经过了大半,我急忙匆匆瞥了一眼,好像讲的是这座宫室正在修建的过程,怪无聊的,不看也罢。接下来这幅说的就重要了,是建成以后的事。
这位年轻的爵爷背着手,站在恢弘的宫苑之前,目光远眺,脸上不禁露出十分满意的神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