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包头大捷(下)(2 / 2)
“来了,来了”李二爷道。
打开门一看,王小二早已不是那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店小二了,抄着帮子,眼中透出一丝丝的傲气。自己的大哥也对王小二卑躬屈膝的。
“李二爷,皇军征粮,人人有责,你说是不?”王小二笑眯眯道。
“你……”李二爷强挤出笑脸“是啊”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王小二道说着自己家中就传来砸东西声,女人惨叫声……
瞬时瘫在那的李二爷回过神来,央求着自己的大哥期望帮帮自己。
“二弟,当大哥的也没办法啊,谁让你得罪了,我们大队长王大爷,唉,没办法我想帮你,可也得自保呢哇?”二爷大哥低着头道。
李二爷回道院中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家里早已乱作一团,几个姨太太也都横死屋中。
黄昏已落下,这血色的夕阳正折射出李二爷的内心,也染红了所有人的心,燃起了反抗的斗志……
十几天就这么悄然生息的过去了,时间带着死去的百姓一起跳进了历史的血河中,有谁还记得,有谁还会想起,有谁还会祭奠,时间,历史,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燃起斗志的……
“包头自古是晋绥商贸的要道,我们终于等到河面结冰,允许大部队渡河,北方战事趋于稳定,我方经过征粮修整士气大增,此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定要拿下包头,诸位的意见呢?”山本野志道。
“我们都是帝国的勇士,自当报效天皇。”日军军官齐声道“既然大家都准备好为天皇尽忠,那么就部署作战吧,我准备派出全部主力,去攻打包头,三山,少野,俑工,你们先行从冰面过河去攻打城北,五十,南首,十部你们随我迅速占领青山镇防止傅作义向西逃窜。”
而此时在傅作义的指挥室中也是紧张的部署着。
“各位,现在河水冻结便于日军大部队渡河,而且我收到归绥城内线报,说近几日小鬼子有调兵的动静,看来是要动手了,我想了想,我觉得我们不能死守,应该灵活用兵不仅要守住城还要大大消耗小鬼子的兵力让他再也不敢大包头的主意。”崔振东道。
“我觉得崔将军说的对,这正也是我所想的,所以我想用崔将军的方案,下面就请崔将军讲一下作战方案吧。”傅作义道“吴团长你一定要守住河西岸的外围工事,现挫挫小鬼子的锐气,然后迅速北撤入山,千万不要恋战,你的任务就是争取时间和造成死守的假象,这样小鬼子就会集结更多的部队渡河,李团长,让你的人化妆成百姓模样在城内潜伏着,千万不要让小鬼子看出来,造成降城的假象,剩下的所有人都退守青山镇,等夜色降临和李团长内外接应,打他个措手不及,然后李团长迅速南下阻击小鬼子,还有炮团的张团长一定要把炮藏好,等小鬼子进入河面,马上轰击冰面。”崔振东道。
“崔师长,你怎么就知道山本野志这个老狐狸会上当,不会占了包头死守?”吴团长道。
“这个老狐狸早就狂妄的忘了自己是谁了,他现在满脑子全是攻打包头,而且早就被归绥的胜利蒙蔽了双眼!”崔振东道。
“是的,崔将军所言极是,大家就按振东说的办吧”傅作义斩钉截铁道。
二十日日军组织主力开始渡河,顺利到达了包头的外围,但疲敝的日军随即遭到了吴团长的阻击,由于提前的工事修建,包头外围沟壑纵横,碉堡暗沟纵横,而且吴团长的加强团装备精良日军一上来就被轻重机枪猛击,一下乱了阵脚先锋的三山大队死伤惨重,因为是过冰渡河日军是从轻负重没有带什么重武器,火力一下就被压了下来。
“我军遭到傅作义部的顽强抵抗,被牢牢挡在了包头的外城,现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山本野志收到了三山的呼叫。
此时山本野志这边也不好受,最先渡河的他只带了少许的物资,而现在青山镇攻了两个小时战斗也陷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没有在前进一步,就被牢牢的挡在了青山镇外,此时的山本野志正陷入焦急中,副官突然报告三山所在的包头外围军队忽然外撤三山已经进入城内,山本野志被这忽然的好消息震惊了,他下令部队停止攻击赶快进城。
山本野志拖着疲惫的部队进入城内受到空前的迎接,他也从三山的口中知道原委,原来原来守卫城外围的军队因为内乱早已弃城而逃,而包头人早已深受大东亚共荣的影响,接受了皇军的统治。
这是一个平静的夜,山本野志也从紧张的的战斗中进入梦乡,然而他哪知道这才是噩梦的开始,半夜城门忽然被所谓的良民打开大军入侵,城内的日军死伤不计其数,还有的在渡河中遭受到猛烈地炮击,大多数人都冻死在冰冷的河水中。
包头被重新夺了回来,而山本野志的部队被打得够呛,逃出去的日军被包了饺子,他们自进驻中国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强大的火力。新编三十六师积压的怒火爆发了。
清晨,援军赶到了包头,看到了高高的人头塔,心里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纷纷撤退,那一座人头塔,一直立在那里一个冬天,那仿佛成了整个日军的梦魇。
从此,包头再无战事。
崔振东和他的新编三十六师又一次走了,他们将迎来下一场战事,甚至连傅作义都没有得到通知。他只是在崔振东的驻地军营中发现了一张纸条。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