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2 / 2)
再看此器的花纹,腹外壁绘画着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古木寒柯,并有溪泉飞瀑,小桥流水,其间点缀以庭院人家,松竹掩映,一派乡林野趣、隐逸桃源的诗情画意。
“这画画得真好呀。”韩朵儿赞叹道。
崔世烟凑过来看了看,也不由颔首道:“确实相当传神,不过不是官窑的东西,只是普通民窑的出品,算不上什么精品。”
赵卓也微微颔首道:“不错,这类东西市面上很多,价格也不过3、4万。”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工作人员叫道:“馆长,影青釉!”
众人连忙都赶了过去,只见这人手中正拿着一件青色的弦纹执壶,壶不过10cm高,看起来形制普通,但是釉色却和普通的青瓷有些不同,看起来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上面所刻画的弦纹迎着光照之内外都可以看见,就象瓷器上涂抹着一层青色的影子一般。
崔世烟将执壶拿了过来,用手摸了摸,然后递到了赵卓手上,赵卓摸了摸这瓷胎,只觉得比极薄如纸一般,而且胎质纯白如雪,纵然在地下藏了数百年,但是依然无法掩盖其耀眼的光芒,用手指放在执壶之外,迎光而看便可通透手指,宛如极富水头的白玉一般。
元代的瓷器是在宋代基础上的发展,并且专门设立了枢府专门管理烧造瓷器。元代的统治只有九十余年,而且又连年混战,所以在整体上来看,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着宋代的旧制,除了青花、釉里红等品种外,没有太多的发展,至于影青釉,那也是宋代时期发明的。
他仔细分辨之后,便重重的点着头道:“不错,这就是景德镇的影青釉,不过,倒不是元代,而是南宋时期的东西。”
崔世烟便笑道:“师弟的眼力真是厉害,一眼就看出是南宋的东西了。”
赵卓笑道:“这倒很好分辨,北宋前期的釉面大多是多光无纹,中期之后才出现了刻花等少量的装饰,直到南宋时才盛行印花等纹路。不过,宋瓷精细灵巧,元瓷制作渐粗且笨拙,风格相当的炯异。”
韩朵儿听得吐了吐舌头道:“这还叫好分辨啊,光是听着就已经一头雾水了。”
崔世烟哈哈笑道:“韩丫头,我们可是专门靠眼力吃饭的人,要是这点都看不出,那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韩朵儿想想也是,又不无好奇的道:“那这件瓷器能值多少钱?”
赵卓想了想道:“大概二十来万吧。”
“哼,那我也要清理个值钱的。”韩朵儿轻轻哼了一声,蹲下身去继续清理起东西来。
崔世烟用手肘轻轻碰了赵卓一下,嘿嘿一笑道:“师弟,你可真有能耐,一边是景小姐,一边又是这个青梅竹马,师哥我真是羡慕得很啊,不过,可千万别露馅,要不然,天都会塌下来。”
赵卓不由苦笑道:“师哥你误会了,都是朋友。”
崔世烟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满含深意的道:“你师哥我的眼睛可不昏花,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小丫头对你有意思得很,还有景小姐可不也是一样,对谁都冷冷冰冰的,唯独见到你就笑,你以为真只是朋友啊?”
赵卓听得一愣,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如何解释了。
随葬品的发掘十分的顺利,出土了瓷碗、执壶、釉瓶等瓷器总共十多件,最贵的就是那件影青釉的执壶,除此之外,还出土了一枚仕女图的铜镜,一罐不值钱的铜钱,还有腐烂得比较严重的木雕观音头像、几件锈迹斑斑的铜鎏金的佛像,价值都不算太高。
和崔世烟所预料的一样,两边耳室的破坏非常严重,虽然只清理了一小部分,不过随葬的陶罐几乎都已被压成了碎片,而且雨水也从那里浸进去,几乎不大可能有完整的器物出土。
不过,光是棺外随葬品的数量就如此丰富,崔世烟判断在棺内一定有金银器和更贵重文物的存在,此时,也已有工作人员将甬道那里的石碑拼接好了,经过辨别上面的文字,认定这座墓穴乃是元代时期一个返乡官员的墓穴,曾经做过五品的地方官员,回乡之后也曾办过一些好事,后来因病而逝,下葬在此地。
墓穴的清理工作刚刚展开,所清理出的器物还要经过绘图、测量等一系列的后续工作,当然,众人最关心的,还是棺材里的东西。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