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盲也有颗风雅的心(1 / 2)
大早上刚起来赵广财就在酒楼门口吆喝,当韩通文听到吆喝什么的时候他的心碎了一地!
“青帘夸酒美,且复共登楼”
“青帘夸酒美,且复共登楼”
如果放翁先生知道你那他的名句来当广告吆喝,估计放翁先生肯定会起的死去活来
“掌柜的。。。”韩通文急忙拉住了吆喝的起劲的赵广财
“通文啊,我在念诗啊,你别说,还写得真好,我这念得念得吧还真感觉到了一种诗人的气息扑面而来!”赵广财激动道“这就叫风雅吗?”
“这不叫风雅,叫有伤风雅!”
“有吗?有好诗当然得在大街上念,要不然他们怎么知道!”
韩通文见阻止不了疯狂的赵广财也就不在阻止,谁让这文盲也有一颗风雅的心
“我去楼上写文章,等我完了你在念!”
“文帝十六年春,赵氏迁居会州,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修青庭楼,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会州胜状,在青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顺丰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再加上这首千古名篇,顺风楼就是想不火都难了,落款韩通文想了想,没写范仲淹,抄袭已经可耻了,再把别人的名字抄袭过来那就更加不讲究了,想了想谢了一个桃花岛主。
“桃花岛主..你以后就是我师傅了”韩通文笑道
名声这东西本来就靠人传,而传言这东西最不可靠,甚嚣尘上之后,至于真实是什么就连初见者也不知道是什么样了。青庭楼就是这样。
当赵广财说有一位老者来青庭楼吃饭,吃完饭后醉醺醺的还要兴致勃勃登楼观湖,然后就写下了这青庭湖记。但这样的说法显然配不上青庭湖纪这样的忧国忧民的雄文,所以第一个听到这个传闻的士人回家进行了一番脑补之后就有了最令人信服的版本。
一位落魄的文人,酒后观楼观湖,是时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此人联想到自己满腹才华却遭人陷害又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却反遭到陷害,君不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代名臣的风范。”
一时间青庭楼宾朋满客,靖远城内盛传起一股风潮,人人叫嚣着要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了。靖远城的乞丐这两天和过年一样,以前遇到的那些酸秀才现在总能看见他们成群结队的给乞丐送钱,一时间乞丐成了高收入群体。
“啊,田兄何故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