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生(1 / 2)
六王妃除了成昭这个嫡子,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嫡子,便认个嫡子到膝下。纵观王府诸子,成暄占长,但资质平平,母妃还是宫婢,三子成显是魏侧妃所出,母妃地位显赫,若取了她儿子,那不是徒为他人做嫁衣?四子早夭,五子便是成曙。剩下的几个小的,不是生母卑贱就是尚看不出资质。
成曙年岁合适,宋锦柔虽然出身没有魏侧妃高,但好歹也是仕宦之家出身,又是金宝金册册封的侧妃。身份有了,成曙本身又是个聪慧的孩子,在宫中上书房的几年虽然表现的中等,但是近日皇帝考校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皇孙时,开口夸了成曙一句。而宋锦柔也是最可利用的,还是宋家的贪念。宋父凭借着献女攀附,才堪堪成了四品官,若是问他,你女儿死了,但是你外孙会成为嫡子继承王爵,宋父一定求之不得。而宋家大公子,处处以王府舅爷自居,浅薄无知,在京城又有几个正眼看他?
琼枝梳好了头,发髻不算太繁复,宋锦柔看着镜中的自己,年纪越大,生下成曙后,她的妆容就越发偏庄重,今日琼枝梳的发髻却是为她平添几分娇俏,恍若回到了刚入府的时候。
“把我柜子里那套嫣红色长袄拿出来。”
六王性格冷淡,不喜欢热闹的颜色,偏爱冷色,所以府中诸妃妾都常穿碧色、青色、水色。这身嫣红色的长袄,还是前几年府中针线房制的,行云流水的暗纹,再加上盘金绣的榴花花纹,衬的她整个人脸色都好了三分,不再暮色沉沉。她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琼枝为她平整长袄的下摆,看着她高兴,琼枝脸上也带了笑模样:“娘娘穿上这件衣裳,显得气色好极了。”
还记得小时候,宋家的针线上的人看人下菜碟儿,姨娘处还要忙着主母布置的活计,乳母又早早被打发走了。琼枝只能自己摸索着裁衣服,当制出第一件比甲的时候,宋锦柔穿上后,左看右看,欣喜非常,直夸她做得好。其实那不过是一件素色的比甲,论走线针脚都是稚嫩,可是当时那种窘况,能不穿破衣出门已经足以令她欣喜。
生前要讨他欢心,步步小心。人之将死,也让她肆意一次吧。
院中这么多人,她终究放不下琼枝,她将朱钗插戴好,看着琼枝,低低的叹了一声。伸手拉着琼枝的手,这件事琼枝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如何保她,还要看那位的心思了。
“娘娘,王妃知您今日胃口不适,特地嘱咐厨房送了燕窝粥来。”本守在院外的琼音领着王妃身边的侍女在廊下禀告,宋锦柔扬声道:“请进来吧。”
琼音为两人推开门,宋锦柔看着进来的人,是王妃身边的贴身侍女红芍和王爷身边的最得用的内监赵全。平时跑腿,哪里用得着这两位出马?看来这不是一碗“燕窝粥”,而是催命符!
越到如此,宋锦柔反倒坦然下来,笑着叫两人平身,而后吩咐了琼枝出屋。
***
六王府正院。
六王与蒋氏都已去了大衣裳,留了家常穿的棉衣。六王在书桌后面,借着灯光读着《资治通鉴》。蒋氏坐在妆台前,侍女伺候着她拆下满头的珠翠。蒋氏只比六王小一岁,如今已是三十多岁,但因保养得好,看起来也不过二十来岁。本来她是一个顺风顺水的内宅妇人,出身世家,少有贤名,及笄之年被指为天子儿妇。成婚后与六王相敬如宾,虽有侧妃侍妾,但丝毫未曾影响她嫡妻的地位。如果不是成昭意外夭折,她又何苦夺人子嗣?
两个人似乎风平浪静,实则都心不在焉,六王的书一晚上才翻了几页,而蒋氏偶尔看向院门,似有期盼,眼神深邃。时间已过亥时,红芍和赵全才双双进院。蒋氏打发了其他人下去,屋内只剩下四人,有六王在,蒋氏便不好主动开口。六王早已把手上的书放下,站起身来,问道:“怎么样?”
赵全禀告道:“回两位主子的话,奴婢已将燕窝粥送到,亲眼见宋侧妃将一碗燕窝粥喝下。”
“知道了。”六王言简意赅道,却看赵全似有其他话想说,便问道:“还有什么话?说。”
赵全与红芍对视一眼,低声道:“奴婢们去时,宋侧妃并未休息,而是梳妆整齐,看到奴婢二人时并不惊讶。”
红芍接口道:“奴婢们走时,宋侧妃吩咐奴婢们转告她的话。宋侧妃说,‘待妾去后,院中婢女,皆可入寺。唯琼枝素来忠心,请拨至五爷院中。’”
屋中静默半晌,六王道:“允了。”然后挥挥手,红芍和赵全忙不迭退下。
六王妃亲自将拆下的珠翠放进檀木盒子里,然后看着一只呆坐着不曾动半分的六王,笑的静谧温文:“宋氏——是个聪明人。”但是谁能想到这个笑容下,确是轻易夺人性命的狠辣。
的确是个聪明人,六王看着自己的嫡妻。
她知道她自己掣肘颇多,不说成曙兄妹,还有宋府的姨娘和残疾的亲兄。与其抵死挣扎,胜败不过五五之数,不如从容赴死,看在她不争不闹的份上,还能借着成曙的情分照顾宋家亲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