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各家反应(1 / 2)
日本的京都肇建于延历十二年(793年),称为平安京,次年正式从长冈京迁都来此。这座平安京南北约4.7公里,东西约4.5公里,基本架构模仿中国唐朝的都城长安,方方正正,北部中央建有皇宫,城中由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相隔为左京和右京,然后由平直的多条横、纵向街道分割为数十个坊。
虽然名叫平安京,模仿的是中国的长安,然而习惯上却称呼这个都城为“洛”。因为日本列岛正式与中国接触是在东汉末年,东汉和此后的魏、晋等朝代,都将都城设在洛阳,换言之,“洛”可以算是都城的简称。日本人起而仿效,也称自己的都城为“洛”,都城附近就是“洛中”。而在战国,当带着军队进入京都的时候,那么人们就将这种军事行动为“上洛”。
天文十二年,公元一五四三年,九月。
这一日,京都的的街道上,出现了一队庞大的车队。在车队中,人们不时地看到一支支代表着某个大名的靠旗。要不是这支车队全部都是商队的装扮的话,人们还以为有那位大名上洛了。
“这是那个大名的家纹啊?”如此庞大的车队,自然是吸引了大批的民众围观了,当有人看到那些靠旗上的家纹后,不由得问道。
“嘿嘿,这个你们不知道了吧?”人群当中当即有人说道。
“难道阁下知道?”
“正是。告诉你们吧,这是来自九州罗氏家的家纹。西国双英你们知道吧?”随后这个路人滔滔不绝地位向周围的人介绍起了罗氏家来。
若是有经常在远江宇津山城滨湖边的酒屋里喝酒的人路过,就会认出这个正是那个酒屋里说过即将全家迁往罗氏家领地的“浪人”。他的身份正是罗氏家的侦番。专门在各地传颂罗氏家的名声。吸引浪人到罗氏家的领地定居。
这边罗氏家侦番扮作浪人向周围的人介绍罗氏家。另外一边的一条盛隆此时也显得意气风发了。这一次送钱粮进京都的路径是由他跟政良共同拟定的。
这个时代,只要带着数百人的人,无论中间是否参杂着家眷之类的,企图从陆路前往京都都极为困难的。现在各地大名豪族都是自成一家,又怎么会让这么大的一群人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领地呢?若是这些人当中不少人还带着武器,即便不穿铠甲不带靠旗只带太刀,人家也不会让你通过的。可以说,只要是一个正常的领主就绝对不会让你大模大样地带着一大批人通过的。
就算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也都是尽量选择走水路的。即便不得不走陆路,他们也只会分批通过,每批都不到一百人。同时还得跟当地领主搞好关系。
当然,现在罗氏家是将一万贯的铜钱以及上万石的大米从九州运送往京都,途中负责护卫的人数少了是肯定不行的,但多了就有点变味了,沿途的豪族是百分百不会放行的,甚至还会强抢。想来想去,一条盛隆都认为走水路更为稳妥。只要绕开一些海贼以及大名势力水军昌盛的地区就可以了。一条盛隆的想法与政良不谋而合。于是才有了罗氏家水军在海上航行数月才到达堺町的情况出现。
在接到本家水军护送的物资即将到达的消息后,一条盛隆就马上开始着手准备将钱粮安全运送到京都的事情了。毕竟现在京都附近都不是太安稳。凭借以往在京都以及堺町建立的关系。他很快就得到了细川家与三好家的放行许可。同时,他也提前在朝廷与幕府中疏通了关系。
所以这一次京都之行很顺利。运送钱粮的独轮车车队终于在有惊无险地进入了京都。将钱粮送进京都。也算是完成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了。
这就是打响罗氏家的名头。沿途一条盛隆刻意让人打出罗氏家的旗帜,同时也派人到处宣扬罗氏家的信息,至少让京都中的不少人知道了有罗氏家这么一个家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也算是罗氏家一次特殊的上洛了。
现在,他马上就要努力去达到这一次的第二个目的了,那就是尽可能多地从朝廷以及幕府手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罗氏家的运送队进入京都的消息还没传回九州,但是罗氏家控制了肥后天草郡的消息却已经传到了九州的各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