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官制改革(1 / 2)

加入书签

尚书和侍郎的签押房一排几大间,西面是满员的签押房,东边是汉员的签押房。()此时西面的签押房房门紧闭,冷冷清清;东边签押房却房门大开,时不时有官员进进出出。清制,六部均设满汉尚书各一名、满汉侍郎各两名,满洲官员的品级虽然略高,例如满尚书是从一品的品级,汉尚书只是正二品的品级,但实权却在汉尚书、侍郎的手中,不过下面的低层的笔帖式中却是满洲人居多。

门官将苏敏引到杜受田的签押房中,此时房中有数人正在谈事情,杜受田示意让苏敏在旁边先坐会儿,有仆人给苏敏上了茶,苏敏一边品着茶,一边有意无意听着他们谈公事。

回到京城的第244章军需,朝廷允许暂开事例,捐了钱就可以入朝为官。当时还有人说开捐班是好事,捐纳官员都是在社会上闯荡开了的,对社会有一定了解,也有一些手段,从科举出来的读书人,多是书呆子不通世故,没有实际经验,办差时常常手足无措,捐纳入仕也算是为了补科举取士的不足。()”

杜受田继续说道:“朝廷的愿望是好的,府库里银钱有了来处,官吏中也有了能员,可是有了这种先例,到后面就滥了。开始还规定,捐纳官员不能担任府县的正印官,后来还不是乱了起来,当的都是正印官,要不是正印官,他们拿出去的钱怎么多几倍的捞回来。朝廷是收了一点点钱财,在没有加赋税的情况下,补足了军需、赈灾、修河等等经费的短缺,但对国家体制又是多大的伤害,老百姓被敲出来的钱不知道比这些捐纳银子多出多少!”

说到最后,杜受田又重重叹了口气道:“捐纳之弊,国家名器不尊,登进泛滥,社稷不幸呀。”看来杜受田对这种选官的制度是早有意见,这次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想要大干一场了,不过看老杜单独会见自己的样子,苏敏也猜得出来,只是他一个人在跳来跳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