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关东大兵要亡了(2 / 2)

加入书签

太监,不比文臣武将,说没用,就没用。

史可法接到马士英书信时,已经领着所谓的京营到了太平府,不过京营出城时有兵五千,此时只剩三千五百人,其余人半道就跑回南京了。就这剩下的三千五百兵,也是极度不成话,竟有不少人挑着担子将从南京带来的货物沿途发卖,美其名曰报国发财两不误。

麾下可用将领只有都督同知刘肇基,但其手下也只有自招的四百兵。

另外史可法倒还有一支兵可用,就是曾派往浙江招义乌兵建为“忠贯营”的何刚,可惜何刚在浙江招兵一年多,也只募集兵勇千余人。

原先戚家军兵源主要来源地义乌等地的百姓对当兵已然十分抵触,更说他们先祖为大明效力,结果却被官军自己人所杀,今日凭什么还要他们再替朝廷效力。

兵少将少,且大部不堪用,凤阳马士英又不听节制,史可法也真是愁眉苦脸的很。

等打开马士英的信来看,更是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过得两天却是有好消息传来,说是凤阳兵将已在安庆击败左兵,将他们成功堵住。

这事按理来说是大好事,史可法即便再看不上马士英,也当以督师名义遣人祝贺,并为将士向朝廷请功,可史阁部偏在这时犯了老毛病,或者说顽固的很。

他竟然上书弘光说社稷的威胁不是左部,既然左部已被堵住不能东下,还是要将淮西兵马抽回去,以免淮扬贼兵趁淮西空虚突入,那样的话江北之地就尽为淮贼所有。

马士英一听此事急眼了,赶紧上书问南都他凤阳兵马若调回,谁来挡左部。更说淮西兵将虽奋勇击败左逆,然左逆仍兵强马壮,万不能掉以轻心。

弘光最信重孙武进,这位宫中内外皆呼二爷的大将军此时正在逼弘光给自己封伯,还说要封什么武安伯。

弘光被逼得没有办法,便准备过两天就给孙武进以护驾迎立之功封伯。

封伯之前,却是要按常例请示孙二爷怎么处理淮西的事。

听皇帝将马士英和史可法的上书都念了一遍后,孙武进嘿的一声便道:“陛下糊涂了不是,我江北兵来,陛下不失王公富贵,阖家幸福,纵是宗庙孝陵都可保全,可那左逆来了,陛下难道要以死殉国不成?”

弘光一听有理,遂颁诏史可法:“左逆一日未平,阁部一日须料理,不可分心旁务。”

史可法接到诏书后大失所望,在铜陵城外长江边南面八拜,恸哭而返,却是内心深为皇帝不知国家大敌是谁而感痛心。

幕中有一个徐州沛县文人阎尔梅,此人劝史可法此时要么与马士英修好,共同对付左逆,待平定湖广之后挟大功回京压制朝堂异议分子。要么就不要管旨意直接回南都,说什么以史公之其威望天下人皆从。且朝臣大多为东林党人,皇帝纵是不悦亦不能再叫史可法出外。

也就是劝史可法赶紧回京将“中央”牢牢掌握在手中,这样不管做什么才不会被人指手划脚。

史可法却是一不肯和马士英修好,二不肯擅回南都,只在那对幕僚说要寻个上策。

什么上策?

反正几日下来,也没什么好定策。

每日最多就是在幕僚面前唉声叹气。

不少追随史可法许久的幕僚见史公如此都是灰心,皆言公惧无胆,难成大事,遂各自散去。

八月,传来李自成被杀,清军占据荆襄之事。

铜陵全城军民弹冠相庆,史可法更是狂喜万分,第一时间叫来其弟史可程,让其马上执笔代他回复大清摄政王多尔衮。

信曰:“关东大兵,能复我中国,葬我先帝,雪我深怨,救我黎民。前有摄政王使可程谨赍金币,稍抒微忱。独念区区一介,未足答高厚万一.....

可法本念,千言万语,总欲会师剿闯,以成贵国恤邻之名。且逆成凶悖,贵国所恶也....”

竟是要决定背着朝廷同清军议和,然后请大清军相助先平左逆,再扫淮贼,为酬关东大兵之功,两国可划江而治。

这封信经间道发出不过数天,史可法却又突然派人赶紧追回,原因是湖广总督何腾蛟送来消息——那关东大兵要亡了!

.........

作者注:对史公阁部之推论描写,七成基于正史,三成基于其心性。

是否不公,皆小说家言,不必较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