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霍桑效应——给员工发泄的渠道(1 / 1)

加入书签

第七节 霍桑效应——给员工发泄的渠道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七节 霍桑效应——给员工发泄的渠道

位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有一个霍桑工厂,隶属于西部电器公司,专门负责制造电话交换机。该工厂拥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可以说福利待遇非常优越,但是,工人们却没有工作的积极性,生产状况很不理想。

为探求其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带领,对该工厂展开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这一系列的实验中有一个访谈实验,研究者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找工人个别谈话达2万余人次。起初,他们按照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工人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他们改成自由式访谈,研究者不再提问,由工人自由抒发意见,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对工人们的一切意见、牢骚、不满都耐心听取,不作任何反驳和训斥。结果引起了工厂的产量大幅上升。

心理学家们分析说,长期以来,工厂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工人们的诸多不满无处发泄,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后,这些不满演变成了抱怨、抵触的负面情绪。工人们将这种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当中,自然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而通过谈话实验,工人们将积压在心里的不满发泄了出来,从而使得心情舒畅,干劲倍增,使得产量得到提高。于是,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叫做“霍桑效应”,也称“宣泄效应”。

人的情绪是一种能量,遵循着能量的守恒定律,若负性情绪在内心积压太久,很容易导致情绪能量的失衡,所以对负性情绪的宣泄非常有必要。

人们对负性情绪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三种:压抑、放任和恰当的表达。第一种是“加压”的方式,会使负性情绪越来越严重;而放任则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唯有恰当的表达,才能使得负性情绪得到顺利释放。团队领导者应该创造条件,疏导、引导员工恰当宣泄、平复情绪。

一天,林肯正在办公的时候,国防部长斯坦顿怒气冲冲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林肯忙问他怎么了。斯坦顿气愤地告诉他:“我手下的一个少将竟然说我偏袒一些人,还用侮辱的话指责我!”林肯听了,就极力建议斯坦顿写封信给那位少将:“你可以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狠狠地刺痛他一下嘛!”于是,斯坦顿回去后立即给那个少将写了一封措辞很强硬的信,在寄出去之前,他拿给林肯看。林肯看后,大声喊道:“对了,斯坦顿,就应该这样,严厉地批评他一顿!请你把这封信大声地念出来吧!”

斯坦顿遵照林肯的吩咐,把信大声地念了一遍。念完之后把信装进信封,准备要寄出去。这时候,林肯阻止了他。林肯说:“你不应该把信寄出去,你应该把它扔进火炉里烧掉。每次当我发怒时,我就尽情地写信把它发泄出来,写完之后再把它扔掉。这样做了之后,效果非常显著。因为当你花了很长时间把信写好之后,怒气已经消了大半,变得心平气和了。如果你现在还感觉到生气,那么,就请再写第二封吧!”斯坦顿恍然大悟,十分感谢总统的指点,他从林肯那里学会了合理宣泄情绪的好方法。

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下,很多员工会出现很多压力、不满等负性情绪。作为团队领导者,一定要注重为员工营造畅通的宣泄渠道,给员工营造一种可以发泄的渠道,这样员工就会心情舒畅,工作起来更有激情和活力。

日本松下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公司的各个生产基地都设有一个专门的,很隐蔽的“出气室”。室内摆放着很多橡皮人,这些橡皮人都是按照公司老板或管理者的样子制作而成,其高矮、大小与管理者相差无几。橡皮人的旁边摆放着棍子。任何员工心情不好,或者对某位管理者心存不满时,都可以来到这个“出气室”发泄,他们可以对着橡皮人喊叫、拳击,或者拿起棍子,狠揍橡皮人进行发泄。经过一番发泄之后,员工心中的抑郁或愤怒情绪就会得到缓解,整个人就会放轻松,从而更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通过这种方法,松下公司将员工的负性情绪能量及时的宣泄出去,从而避免了员工将对管理者的不满等负性情绪,转移到工作和人际关系中。

除了为员工提供发泄渠道外,团队管理者还可以通过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在娱乐中淡忘烦恼,消除怨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